德勤问答: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征税方式及合理规划
根据商务部新近发布的数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的投资合作势头良好,项目数量与新签合同额均保持稳健增长。然而,各国纷繁复杂的税务和法律环境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挑战巨大。本期德勤“一带一路”专栏将为您梳理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一些常见征税方式,探讨中国企业如何有效管理项目税负及税务风险。
问题一: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常见的征税方式有哪些?
各国对工程承包项目的征税方式不尽相同,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经常见到的几种所得税征收情形:
情形一:业主支付合同价款时,按合同总额的一定比例预扣所得税,之后不再进行清算(如印尼);
情形二:业主支付合同价款时,先按合同总额的一定比例预扣所得税,待纳税年度终了或项目完工时再由承包商根据实际利润进行清算(如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
情形三:业主无须预扣所得税,待纳税年度终了或项目完工时,由承包商按一定的核定利润率计算缴纳所得税(如老挝);
情形四:业主无须预扣所得税,待纳税年度终了或项目完工时,由承包商按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据实征收所得税(如哈萨克斯坦);
情形五:当地政府提供免税待遇(常见于特定的政府项目,如斯里兰卡某高速公路项目)
* 注:上述括号内列示的国家仅为该情形的典型示例;根据具体的合同安排,征税方式亦可能有所变化。
鉴于各国税制和征管实践的差异,建议企业在启动海外工程项目前务必在专业顾问的协助下全面梳理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和实务操作方式,提前了解潜在的风险领域以及规划空间,为有效管理项目税负及风险做好准备。
问题二:企业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合理规划?
如何进行合理规划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征税规定,灵活选用并融合多项税务规划方案加以应对。以下我们列举了一些中国企业在承包海外工程项目过程中常见的考虑要点。
总体合同还是分项合同?
海外工程项目通常会包含一些在项目所在国境外发生的业务活动。根据项目所在国的税法,与这部分活动所对应的收入或所得有可能被视为非来源于项目所在国,进而豁免于该国的税收。因此,适当的合同签订形式和条款约定将有助于企业向项目所在国税务机关提出有利的所得来源地主张;反之,如果合同过于笼统,缺乏必要的明细,那么很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全部收入和所得在项目所在国被课征当地税收,从而提高项目成本。
层层分包还是联合签约?
海外工程项目涉及的承包商、供应商往往数量众多。此时,合同签约方的有关安排可能会对项目的税负成本产生实际的影响。例如,在以合同为单位进行税款预扣的征管方式下(即类似于情形一和情形二),逐层分包的合同安排就有可能面临税款被多重预扣的问题,进而导致多重征税的现象。
核定征收还是据实征收?
某些项目所在国的税法允许企业选择按照核定征收(即类似于情形三)或据实征收(即类似于情形四)方式进行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考虑预先对两种征税方式下的项目税负进行测算和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利的征税方式。另外,在适用核定征收的方式下,如果不同业务分别适用不同的核定利润率,那么企业可能需要确保对各项业务分别进行核算,以避免所有收入或所得被从高适用核定利润率。
分散采购还是集中采购?
海外工程项目大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物资和设备采购。此时,实行由集团内各实体独立采购的分散模式,还是统一化的集中采购模式,不仅会带来商业上的影响,也可能引起项目税负水平的变化。例如,企业设立并通过集团内的采购平台对海外工程项目的所需物资和设备进行统一的采购和调配,会调整项目总体利润在集团内各实体之间的分布格局,从而对项目的整体税负产生影响。
问题三:若当地政府为工程承包项目提供免税政策,中国企业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然不是,因为基于居民税收管辖权,中国企业从境外取得的所得仍应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因此,海外工程项目的整体税负不仅取决于项目所在国的税负,也与中国的国内税收有关。这一点应该值得承包海外工程项目的中国企业引起关注。
在某些情形下,基于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投资实体类型的选择以及相应的交易安排,可能会出现项目所在国虽然授予免税待遇,但相应所得在取得当年仍需在中国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这样的话,即使企业在项目所在国争取到了免税政策,但项目整体税负可能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
而对于在项目所在国已经缴纳了所得税的中国企业而言,更应关注自身是否符合享受境外所得税抵免的相关条件。若因某些条件的不满足(例如无法及时取得符合要求的境外完税凭证)而不得进行抵扣,则可能引发境内外双重征税的问题。
德勤建议
由于各国税务规定纷繁复杂且实务操作又需实时应变,中国企业在规划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时,务必全面了解当地征税方式,同时结合中国国内的税务问题通盘考虑项目整体情况,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地把握机遇,管理风险。建议企业:
第一,及早在税务和法律专业人士的协助下了解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和法制环境以及实务操作;
第二,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全面考量可选的规划方案并加以综合运用,在合规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管理整体税负;
第三,重视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中国税务考量,将境外税收抵免纳入整体规划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