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市场介绍

过去25年间中美两国直接投资都发生了什么

  • 2016.11.22
  • 重点市场介绍
  • 来源:投资上海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美国荣鼎咨询公司11月17日在上海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对华投资,双向投资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头等事务。

美对华绿地投资超七成,中企对美投资以收购为主

这份题为《双行道: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的报告统计了近6700笔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交易,累计金额为2280亿美元,超过71%的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总额为绿地投资,报告发现美国在华投资于2008年达到峰值,此后基本持平,自2012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报告说,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短时间内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中企主要通过收购而非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活动正越来越多地由私营企业推动。总体来看,美国累计在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在美投资存量的四倍有余,然而从最近几年的流量看,这一趋势正在逆转,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已超越了当年美国在华直接投资。

中企对美投资增长迅速,全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报告指出,1990-2015年的25年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2280亿美元,同期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中,双向投资特征越来越明显。虽然在投资存量上,美国对华投资总额(2280亿美元)仍远高于中国对美投资(638亿美元),后者的增速却远高于前者。同时,中国对美投资已为当地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据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介绍,近年来中国对美投资额每年以30%到40%的速度增长,2015年中国对美投资总额为157亿美元,2016年仅上半年便达到184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300亿美元。

民企主打,量质齐升,投资重心转向高科技

由中国福耀集团投资的全球最大单体汽车玻璃工厂10月初正式竣工投产,当地2000多名工人因此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近期中国海航集团斥资65亿美元入股希尔顿、中国泛海斥资约27亿美元收购美综合金融保险集团Genworth等中企大手笔在美并购行为,则见证着中企对美投资量质齐升并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新趋势。

一方面,在这一波中企投资美国的浪潮中,民营企业担当了主力军。美国相对成熟的行业结构和运作规则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机遇;另一方面,投资主要领域从以前的能源、矿业为主,转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

报告显示,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在五个行业增长最为迅速,其中房地产、信息技术、健康和生物技术、金融和商业服务等四大行业2013年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50%。

荣鼎集团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中企对美投资重心逐渐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半导体、生物医药、文化娱乐等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说,投资是比贸易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方式,美中双向投资越来越多,说明美中经济融合度越来越深。

市场期待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报告建议,在制定双边议程时,两国政策制定者需考虑到彼此的内部时机,双边投资议程可能需要更多顶层关注,从而继续推进谈判。

前摩根士丹利公司高管韦仕华(John Wadsworth)在报告发布研讨会上表示,他希望新一届美国政府能继续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协定达成和生效。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Stephen Orlins)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是一份“好协定”,将为两国带来“双赢”。美国企业的投资可帮助中国增加就业和激励创新,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也将增加美国就业,建议双方在未来的谈判中展现更大透明度,让市场更清晰地明白哪些产业将受益。

荣鼎咨询经济学家韩其洛(Thilo Hanemann)预期,如果中美最终达成双边投资协定,美国金融和汽车等多个行业将从中受益。

上海美国商会总裁季瑞达(Kenneth Jarrett)说,双边投资协定对美国公司很有吸引力。相对而言,目前美国的投资环境较中国更开放,要想达成协定,中方需围绕开放做更多工作。

对美投资缘何这么“热”

中企对美投资的高增长,背后有深层次原因。一方面,美国较为成熟的商业环境对中企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增强,而美元升值预期也加快了一些中企的对外投资决定;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而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走出去”的经验和能力都大幅提升,从全球配置资源的角度看,对美投资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美国中国总商会副会长、宝钢美洲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萌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之初以市场换技术的阶段,在家电、玻璃、太阳能、水泥等很多行业,“中国制造”的综合水准都已处于世界前列,很多中企已经具备了进军美国市场的能力。

中企投资美国还需过“五关”

虽然近年来中企投资美国持续升温,但投资“热土”并不等同于投资“乐土”,投资美国的高门槛依然存在。意欲投资美国市场的中企须做好充分准备,慎防“水土不服”。

审查关

美国对外资审查的主要机构是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该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中资企业已连续3年成为遭受审查最多的外资企业。

法律关

对中资企业来说,进入美国市场几乎难以避免会遭遇法律诉讼,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做支撑,很多中资企业很可能在这一步就会倒在法律诉讼阻击之下。

歧视关

美国中国总商会2015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美中企仍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被“歧视”,63%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政府在执行政策时有针对外资企业的举动。

磨合关

在美中企须将目光放长远,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潜心做好语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磨合工作。

竞争关

美国中国总商会连续两年对在美中资企业的调查均显示,超过80%的受访企业认为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其中近半数认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