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西非和平发展的“绿洲”
多哥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是西部非洲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多哥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商机。为加深广大投资者对多哥国家情况和投资环境的了解,本刊采访了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尚静处长。
三大优势吸引外资
《中国投资》: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多哥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国度。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多哥的基本情况?
尚静:多哥位于非洲西部,面积5.68万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南临几内亚湾,国土狭长,南北长600公里,东西最宽处150公里,最窄处仅50公里。首都洛美是西非重要港口,也是南北合作重要文件《洛美协定》的签署地,有“西非日内瓦”之称。
多哥1960年4月27日独立,近半个世纪来,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福雷总统2005年当选以来,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连任至今。
多哥虽然是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201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以超过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国家经济状况持续向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多哥2013年列164位,2014年升至149位。2015年,多哥国内生产总值39.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7美元,经济增长率达5.5%。
《中国投资》:您刚刚提到2014年多哥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上升了15位。除政局稳定,请问多哥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什么其他优势?
尚静:首先,多哥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利。洛美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多哥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转口贸易,给予临近内陆国家优惠转口待遇,目前西非内陆国1/5的货物经洛美港转口。去年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洛美集装箱码头顺利竣工,洛美港年装卸能力大大增强,达到220万标箱。今年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新建的洛美机场航站楼启用,洛美机场年客流量由70万人次提升至200万人次,年货运量由15万吨提升至50万吨。
其次,多哥磷酸盐开发潜力较大。多哥被誉为“西非磷酸盐之国”,已探明优质矿储量2.5亿吨,低品位矿储量10亿吨,居世界第七,磷酸盐出口是国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第三,多哥国内市场不大,但辐射效应明显。多哥是西共体成员,产品可自由进入拥有2.5亿人口的西非所有国家,且作为《科托努协定》成员国和《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受惠国,大多数产品出口欧美均可享受免税、免配额待遇。
2013年8月,多哥民众载歌载舞庆祝索科代变电站和输电线项目开工
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中国投资》: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惠政策。多哥在吸引外资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
尚静:近年来,多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多哥2030发展愿景》《经济发展新增长计划》《基础领域减贫促发展计划》等,将电力、能源、交通、农业、矿业、制造业等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
2013年,福雷总统提出了“发展通道”战略,计划通过推进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业、矿业、物流、通讯、服务等产业综合协调发展,全力打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努力为吸引外资创造有利条件。
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多哥政府先后修订了《工业免税区法》和《投资法》,出台了4项优惠政策。
第一,工业免税区优惠政策。工业免税区企业不受地理位置限定,仅需确保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对经主管机构免税区管理公司批准取得免税区资格的企业,前5年免交公司税、土地税、行业税等多种税收,6〜20年按5%〜8%税率交纳。免税区企业生产、经营使用的设备器材、原材料等免交关税和增值税,生产的产品出口时一律免关税,港口通关费、水费、电费、电信费等享受优惠价格。
第二,地区优惠政策。在多哥全境投资的企业均可享受土地税、行业税减免30%的优惠,从滨海到内陆享受优惠的年限由3年依次递增至9年。
第三,就业优惠政策。对为当地提供固定就业机会的企业,其工资税一直保持在2%,企业外籍管理人员居留证费用减半。
第四,行业优惠政策。投资矿业勘探和开发的企业可享受原材料免交增值税、关税等优惠。凡引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非洲知识产权组织保护的技术发明或创新的企业,前5年行业税减免5%。
木雕对于多哥,如同丝绸对于中国,都是极富特色的产品
机遇与挑战
《中国投资》:对投资者来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金流转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哥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尚静:多哥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和19%。棉花、磷酸盐出口和港口转口贸易是3大收入来源,主要工业门类有棉纺织、采矿、水泥、钢铁、食品加工等,大量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
多哥基础设施建设近年发展迅速,在西非地区表现突出。作为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多哥国内拥有12家商业银行,其中Econbank银行创立于洛美,是泛非银行集团母公司,在33个非洲国家和中国、法国、英国等国都开展了业务。2010年,Econbank与中国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中国投资者赴多哥开展合作提供了便利。
《中国投资》:中国投资者对多哥投资有什么独特优势?
尚静:首先,两国政治互信程度高。1972年建交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成为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
其次,中多互利合作基础扎实。中国已经成为多哥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主要投资来源国和工程承包方,两国在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电信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显著成果。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24亿美元,中国在多哥注册企业达100多家。
第三,中多合作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农业、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与多方合作,同时依托我国投资建设运营的洛美集装箱码头,帮助多哥加快发展转口贸易和临港经济,努力将多哥打造为面向中西非地区的中国商品物流中心。
《中国投资》:您认为中国投资者赴多哥投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尚静:我认为应该注意6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投资门槛。根据多哥法律,享受投资优惠的企业须通过申报制或许可证制办理相关手续,申报制企业投资额不少于10万美元,许可证制企业投资额不少于120万美元,两种制度下企业享受优惠度不同。
第二,土地政策。多哥一直没有制订土地法,世袭土地制和现代土地制并存,购买和租赁土地应避免出现地籍不清现象。
第三,外汇政策。多哥根据《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外汇管理条例》对外汇实行管制,外汇不能自由兑换,不能自由汇出,不能自由开设外汇帐户,严格限制携带外汇出境。企业应详细了解有关规定,防止违规。
第四,劳动力成本。多哥劳动法较为严格,保护当地员工力度较大,企业需为长期雇佣的工人缴纳社会保险。
第五,环保成本。无论在多哥投资还是承包工程,必须提交《环境影响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后才能获得项目环境许可。
第六,风俗习惯。多哥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投资者在与当地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当地文化,将自身发展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相连,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做中多友好的传承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