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市场介绍

印尼人文社会环境简析

  • 2016.06.20
  • 重点市场介绍
  • 来源:印尼通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印尼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因此相当多的工业制成品都依赖进口。而我国的机械、电子、化工、服装、塑料、医疗器械以及通讯器材等产品和成套设备,都十分适合印尼的市场需求,也比较符合印尼民众的消费水平。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无限商机,加大开拓的力度,就有可能在印尼市场大有作为。

印尼人口密度

印尼2013年的总人口约为2.48亿,居世界第四,平均人口密度为13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主要人口集中于爪哇岛,其中雅加达最为稠密,约15,015人/平方公里,巴布亚人口最稀少,约9人/平方公里。

半数以上的人口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民族:爪哇人(占总人口的41%)和巽他人(占总人口的15%)。这两个族群都源自爪哇岛,这个印尼人口最多的岛屿几乎包含了这个国家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人口最多的省是西爪哇(超过4300万人)。

语言

因印尼是个岛国,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岛与岛之间沟通交往较为困难,导致印尼人口种族较为复杂,印尼总共有300多个民族,742种语言及方言,印尼的官方语言为Bahasa Indonesia(印尼语),但英语在大都市使用较为普遍,在少数华人比较集中的区域,如棉兰,巨港,坤甸等地,闽南语、客家话、潮州话等中国方言也可适用。

社会结构

印尼约有5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弄产品有大米,橡胶,咖啡,茶叶,棕榈油等。社会平均年龄约29岁,是个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国家,学龄儿童约占29%,年轻人口(20-64岁)约占63%,而大于64岁的人口比例约为8%。社会结构年轻化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储备,但印尼年轻人口失业率也长期居高不下。

宗教

印尼宪法规定,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这5个宗教地位平等,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印尼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其建国指导思想“潘查希拉(PANCASILA)”五基原则第一条就是“信仰神道”,所以印尼政府承认人民选择不同信仰的自由,并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动。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徒的人数在世界上居首位。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风俗习惯都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教育水平

印尼的国民教育为9年,但民众需支付部分费用,因印尼收入水平较低,辍学率较高,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国家整体受教育程度较周边其它国家低,落后地区的学龄儿童的入学注册率仅为60%。

在印尼,有2个部委负责监管教育,其中一个就是教育局(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MoNE)),管理着约84%学校,剩下16%的学校由宗教事务局管理(Ministry of Religious Affairs(MoRA)),因为印尼是宗教大国,伊斯兰教和天主教有很多宗教学校。

在印尼,私立学校扮演占有重要地位,7%的小学,56%的中学,和67%的高中为私利学校,私利学校的教学水平较高,费用较贵。

首都雅加达概况

印尼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印尼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约1200万,面积约650平方公里。雅加达是印尼的经济中心,经济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该国生产总值28.7%,并拥有国内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业机构。雅加达早于十五世纪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时代曾是荷属东印度公司总部所在。雅加达地势南高北低,有大小10条河流经市区,最著名的是芝里翁河。

主要城市概况

泗水(Surabaya)

泗水是东爪哇省首府,工商业较为发达,人口约为300万。

万隆(Bandung)

万隆市西爪哇省首府,纺织工业重镇,人口约为100多万,与首都雅加达之间有条于2006年建成通车的高速路,距雅加达约2-3个小时车程,交通较为方便。

棉兰(Medan)

北苏门答腊首府,人口约为150万,华人聚集地。

三宝垄(Semarang)

中爪哇省首府,人口约为100万,下去内有日惹(Yogyakarta)和梭罗(Solo)2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日惹号称印尼的文化之都。

其他重要的城市有巨港(Palembang)、锡江(Makassar)等。

政府对外商态度

近年来为了吸引外资振兴其日益疲软的国内经济,印尼政府颁发了一些列有利于外资的政策,且相继开放了一些之前禁止外资涉足的行业,如酒店。2016年1月,BKPM(投资协调委员会)开辟了3小时注册服务,方便了外商投资。

2016年6月初,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近日签署总统令,宣布放宽包括旅游、电影、交通等近50个行业的外商投资限制,以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提振经济。这是印尼自2014年来首次修改其“负面投资清单”,该举措被舆论称为“爆炸式变革”。

根据新规,政府将为高速公路、餐饮、电影、冷藏、废物处理、大中型电子商务等行业全面“松绑”,允许外国企业全资进入印尼。在通信服务、会展、卫生保健、机场服务等行业,外资占股上限由之前的49%调高至67%。此外,外国企业若在印尼购物中心内开设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百货商店,也能持有最多达67%的股份。

自2015年9月以来,佐科政府陆续公布11套经济刺激政策,内容包括简化投资手续、调低能源价格、改革税收政策、扶助小微企业等,修改“负面投资清单”也是其中重要一项。印尼中亚银行经济学家苏穆尔对本报记者表示,商界对政府的开放举措表示欢迎,但新规能否落到实处,还需密切观察。

如何跟印尼客户打交道?

礼节礼仪

印度尼西亚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与熟人、朋友相遇时,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

一般礼仪

印尼社会以尊重个人为基础。这一点在日常事务中必须记住。

进入铺有地毯的房间或神圣的场所――尤其是清真寺,必须脱鞋。

商务谈判往往是冗长、拖拉,而且困难重重。

称谓与问候

第一次介绍见面时,宜点头握手。

约会与准时

遵守时间虽很重要但并不受到十分注意。事先约会是受人欢迎的。

款待与馈赠

客人不仅应用右手取食,而且不能用左手触碰食物。

应邀赴宴时送鲜花是合乎礼貌的。

印尼人一般不要求客人随带礼物,但表示感谢的恭维话和便柬总是受欢迎的。

主人若有馈赠,应亲切有礼地接受,因为推却不受是不礼貌的。

交谈

不要谈论有关当地的政治、社会主义以及外援等话题。

信仰忌讳

印度尼西亚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印度尼西亚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把左手视为肮脏、下贱之手,认为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他们忌讳有人摸他们孩子的头部,认为这是缺乏教养和污辱人的举止。印度尼西亚巴杜伊人衣着色彩除了他们只崇尚的白色、蓝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连谈论都不允许。爪哇岛上的人最忌讳有人吹口哨,认为这是一种下流举止,并会招来幽灵。印尼人对乌龟特别忌讳,认为乌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低级动物,它给人以“丑陋”、“春药”、“性”、“污辱”等极坏的印象。他们忌讳老鼠,认为老鼠是一种害人的动物,给人以“肮脏”、“瘟疫”和“灾难”的印象。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大多数人不饮酒。印尼人一般都不喜欢吃带骨刺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