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国劳务专栏   /   各国引进劳务政策   /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关于劳动就业的规定是什么?

  • 2016.06.23
  • 马来西亚
  • 来源:商务部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1.劳工法的核心内容

马来西亚劳工法令包括《1955年雇佣法》、《1967年劳资关系法》、《1991年雇员公积金法》和《1969年雇员社会保险法》。

1955年雇佣法】适用于所有月薪不超过1500马币的雇员及所有体力劳动者。规定:每个雇员必须有书面合约;工资须在受薪期结束后的7天内支付;正常工作时数,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或每周48小时;超时加班工作的补贴为平时工作的1.5倍,假日及假期为2倍;女性工人不得在晚上10点至早上5点之间从事农业或工业类工作。

1991年雇员公积金法】雇主必须为雇员缴纳公积金,比例不少于雇员月薪的11%200810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自20091月起,雇员缴纳的公积金比例可降低到8%,为期2年;自2011年起,雇主为雇员缴纳的公积金比例不得少于雇员月薪的12%,雇员缴纳的公积金比例上调至11%。

1969年雇员社会保险法】包括职业伤害保险计划与养老金计划,职业伤害保险缴纳比例为雇员月薪的1.25%,养老金缴纳比例为雇员月薪的1%。

1967年劳资关系法】调整资方、劳方与工会之间关系,包括预防和解决劳资争端;规定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的范围及程序、通过仲裁公平迅速解决争端等。

2.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各类公司培训和使用本地员工,但因其国内劳动力短缺,允许在部分行业雇用外国劳工。这些行业包括建筑业、种植业、服务业(佣人、餐馆工人、清洁工人、货物搬运工人、收容所、洗衣店及岛屿度假胜地工人,以及髙尔夫球俱乐部的球童)、制造业。外国人在马来西亚工作必须获得工作许可。

外资公司可雇用外籍员工担任公司管理职务,也可将某些主要职位永久保留给外国人。相关规定如下:外国公司缴足资本在200万美元以上者,可自动获得最多10个外籍员工职位,包括5个关键性职位;经理职位的外籍员工雇佣期最长可达10年,非经理人员的可达5年。外国公司缴足资本超过20万美元但少于200万美元者,可自动获得最多5个外籍员工职位,包括至少1个关键性职位;经理职位的外籍员工雇佣期最长可达10年,非经理职位的可达5年。

外国公司缴足资本少于20万美元者,外籍职位核定将依据以下原则考虑:缴足资本达到14万美元(约50万马币),可考虑给予关键性职位;具备专业资格及实际经验的经理职位可考虑获得10年雇佣期,具备专业资格及实际经验的非经理人员可达5年,但是公司必须培训马来西亚国民使其最终能接任该职位;关键性职位及时限的数目依据个案而定。

马来西亚公民拥有的制造业公司,可依要求自动获得所需的技术性外籍职员位置,包括研发职位。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负责制造业公司外籍职位的审批工作。

【居住准证】为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配备充足,并解决近年来马来西亚人才流失问题,2011年初,马来西亚总理府成立了马来西亚人才机构Talent Corp.)专门负责协助外国人才来马来西亚的长期工作居留,同时吸引本国在海外的人才回流。马来西亚政府人才认定的标准不仅包括高学历的专业人士,也包括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此,特别推出了居住准证Residence Pass)这一机制,以便外籍人才可以在马来西亚更自由地长期工作。居住准证有效期长达十年,且直接登记在个人名下,不受雇主单位限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配偶持居住准证也可参加工作,成年子女及父母/岳父母均可获得为期5年的访问/探亲签证,进一步体现出马来西亚政府希望留住人才的决心。

【建筑业工作准证】马来西亚外劳工作准证延长5年的措施,已在20114月正式生效,在新措施下,建筑业外劳可无条件申请准证延期5年,不必缴费370令吉接受马来西亚建筑发展局CIDB)重新评估及考取熟练技术文凭。

3.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风险

【签证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部分互免持外交、公务(官员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于2011518日生效。协定规定,缔约一方持有效外交或公务(官员护照公民,因正式访问、度假旅游、探亲或其他缔约另一方主管机关同意之目的,在缔约另一方人境并停留不超过30日,免办签证。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提醒在马来西亚和拟赴马来西亚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签证动态,以免签证受阻。

【交通风险】2009818日晚,台塑集团所属“立善轮”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附近海域遭一英国货轮撞击,部分人员遇难。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冷静面对突发状况,并且应及时向使馆求助。

【自然风险】马来西亚因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外而免受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特大自然灾害的侵袭,但该国不时受到雨季洪水、山体塌方以及浓雾等灾害的侵扰。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自然风险防范意识,关注当地天气变化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