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国劳务专栏   /   出国劳务注意事项   /   自我保护

出国劳务防骗秘籍

  • 2017.04.24
  • 自我保护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简单的骗术,却经常有人上当

怀揣挣高薪的梦想,在寻求出国务工过程中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2013年,潍坊市厨师刘亮(化名)向假中介交了6.5万元费用,被安排到土耳其务工。事实上他拿到的是旅游签证,而不是工作签证。到达土耳其后只能打黑工,很多餐馆瞅准他是黑工,不但干活儿不给钱,还一次次把他赶走。与他有同样遭遇的还有11人,而骗子也仅仅是一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人。

2015年,山东人黄家伟以帮忙办理出国务工为借口,收取200多名工人约40万元的介绍费,随后人间蒸发。

2016年6月,四川遂宁一何姓男子发传单招出国务工人员,收取每人5000元中介费,总共从106名农民工手里得到55万元,之后带着农民工的护照消失。所幸,警方最后将何某抓捕。

2016年9月,70多名工人拿着中介公司给的行程单和签证到机场办登机手续,被告知行程单竟然是假的。他们原本想到土耳其务工,没想到被骗取了一笔中介费。

2017年3月,江西上饶警方逮捕一名姬姓男子。他编造谎言称,可以安排工人到非洲利比亚打工,一年能挣20万元。多名受害者与他签订合同,并分别交纳2000元押金。但之后他开始玩失踪,最终被受害者报警。

2017年4月,湖南岳阳县法院判决一名诈骗犯姜某。他曾于2015年到2016年间,在未取得出国务工中介资格或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以招工去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务工为由,先后向多人收取出国务工押金,押金数额达156900元人民币,后又以满员、安排去其他地方为借口,以各种理由推延出国时间,而将押金用于个人开支。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很低级的骗术,也能让一些急于挣钱的人上当,更不要说那些精心编织的骗局了。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有些人被骗到国外后,长期处于极其危险的环境,甚至失去性命。

防范出国劳务诈骗,你需要知道这些

一:查资质

报名时,注意要查看招收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商务部门核准的《对外劳务经营资格证书》,查看《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是否有“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字样,还要查看《对外劳务经营资格证书》的年审情况。如果《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本少于600万,或经营范围无“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字样,没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或《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无有效年审章,就不能缴费报名。

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查询招收企业是否具有经营资格:

1、到当地商务主管部门的外经处(科)咨询;

2、商务部网站“走出去”栏目,或百度搜索“走出去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对外劳务企业名录”查询功能;

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外派劳务人员投诉机构,投诉中心电话:010-84242447或84242557。

二:看签证

出国劳务的签证必须是工作签证,不能是旅游、商务签证、留学签证,否则会有被遣返或者被迫打黑工的危险。

三:做调查

对务工地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要有一个大概了解,避免被用工方以各种理由辞退,骗取中介费。

四:不轻信

遇到不需要面试、没有培训、不签合同、只是口头承诺高薪、收取中介费的情况,不要轻易相信。这种情况往往是骗局,或者难以得到期望的工资。

五:多询问

务必了解清楚去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公司和外国雇主的名称;做什么工作、工作期限、有没有试用期、每月或每周工作天数、每天工作时间;报酬待遇,包括月基本工资、超时和节假日加班费、工资和加班费发放方法。

如果自己实在难以判断,请多向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咨询,不要图省事。如果被骗、遇到纠纷,一定要及时向中国或当地警方、中国驻外机构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