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别市场动态   /   卡塔尔

卡塔尔正式答复沙特等国和解条件

  • 2017.07.07
  • 卡塔尔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张筱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6月5日沙特阿拉伯等国发动对卡塔尔的“断交潮”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卡塔尔面临的外交风波依然没有平息。最近两天,僵持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卡塔尔元首埃米尔对沙特等国的正式回函已经递交,沙特等四国也将研究后续措施。这场外交风波是否已经出现转圜?

6月22日,由沙特等国提出的13条“复交要求”,通过科威特转交给卡塔尔,内容包括要求卡塔尔切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关闭半岛电视台等,限期10天内回复。卡塔尔随后在多个外交场合公开表态拒绝。沙特等国则声称,相关条款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本月2日,10天期限到期。3日,沙特方面宣布,将回复期限延长48小时,卡塔尔则在同日请托科威特,向沙特等国转交该国元首埃米尔的亲笔信。4日,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再次强调了卡方立场: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四国针对卡塔尔的断交措施违反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这些措施是对卡塔尔主权的侵犯,干涉了卡塔尔的内政。断交国指责卡塔尔是恐怖主义的资助国,但事实并非如此。卡塔尔重申,呼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各国间的分歧。

作为卡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表示,愿意与邻国讨论恐怖主义资金来源等问题,但不会在言论自由和主权完整问题上让步。

此外,穆罕默德透露,调解国科威特将在适当的时机公布卡方信函的具体内容。据悉,信函内容包含了卡方对沙特等断交国提出的13条复交要求清单的正式回应。不过,在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看来,卡塔尔恐怕依然很难接受沙特等国提出的复交条件。“从卡塔尔外交大臣最近一段时间的表态来看,卡塔尔不会接受这13条,甚至一条都不会接受。但是总体来讲,我认为卡塔尔的态度还是比较低调的。给人一种软中带硬,他不是没有硬,但是硬含在软中的低调回应、争取同情,这样一个态度。”

按照沙特方面此前公布的日程,当地时间5日,沙特、埃及、巴林和阿联酋四国外长计划在开罗举行会议,就针对卡塔尔的后续措施协调立场。“13条复交条件”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讨价还价,目前尚存悬念。李绍先认为,海湾地区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排除”。“这场危机现在是僵持,但我个人认为已经闹不下去了。再闹下去就是分裂,整个海湾格局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对于这样的变化恐怕包括(沙特等)这四国在内也不愿意承受。危机恐怕最后还得找转圜,各方面要找台阶来下,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从现在情况看,危机走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随着复交条件“截止日期”被延后,以及卡塔尔元首亲笔信的递交,双方总算各下了一级“台阶”。但如此一场震惊全球的外交风波,恐怕依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场。

外交危机带来的经济压力,已经给卡塔尔政府敲响了警钟。4日,卡塔尔石油公司宣布,由于断交风波带来的国际压力,卡塔尔将在未来几年内增加30%的天然气产量。有分析称,这一举措将强化卡塔尔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一定程度上缓解断交危机对卡塔尔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困局或可用经济手段化解,而外交风波带来的政治裂痕,恐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修复。李绍先对此指出,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渐行渐远这种态势,恐怕难以避免。“在未来,即使是危机走出来,表面上和好如初,但海湾地区深刻的裂痕已经打下了,包括伊朗、土耳其恐怕是获益的,他们的势力在海合会六国打进一个楔子,是既成事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