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市场介绍

孟加拉国投资环境分析

  • 2019.10.24
  • 重点市场介绍
  • 来源:海外经营风险管控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一、国家概况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简称孟加拉,面积14.8万平方公里,首都达卡,英语为其官方语言。孟加拉国人口数量1.6亿,孟加拉族是孟加拉国的主要民族,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是主要宗教。

二、经济现状

近年来,孟加拉国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个人消费增长对拉动经济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服务行业增长迅速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此外,工资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以及海外劳工汇款总额的增长等因素,也促进了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2018年,孟加拉国人均GDP为1607.8美元,GDP增速达7.9%,相对于2017年有小幅增长,是亚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预测2019年GDP增长率将达到8.1%。

2018年联合国发展委员会宣布,孟加拉国预计在2021年通过第二次审核后,于2024年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正式步入“发展中国家”行列。因此,孟加拉国将丧失一系列欧盟给予的优惠关税政策,从而会给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也会对其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冲击。

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国内能源不足制约孟加拉国发展,使得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经济高增长趋势产生影响。

三、政治现状

孟加拉国政局相对稳定,但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2018年底的大选中,反对党孟加拉民族主义党与执政党的矛盾在大选前后逐步升级,政治斗争有所加剧。现执政党总理哈西娜因阶段性妥善解决了来自缅甸的罗兴亚难民问题,为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从而助其在大选中获胜,这有利于孟加拉国政治、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

2017年以来,已有65万罗兴亚人涌入孟加拉国,给其政治和经济局势,尤其是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发生极端主义活动的风险,给现任政府带来一定的执政压力。

四、对华关系

中国与孟加拉国关系较为友好,现任政府与中国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合作,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孟加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近年来双方部长级会晤频繁。

中国向孟加拉国提供了高水平的经济援助,并帮助其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设施建设,中孟双方还在农业、工业、信息通信等领域不断加强合作。孟加拉国政府注重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两国不断扩大双边合作领域,双边贸易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当前,孟加拉国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五、吸引外资的优势

当前,孟加拉国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放优惠的政策,改善其营商环境,企业投资的便利性也逐步增强。

同时,孟加拉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和双边贸易协定,努力推动孟加拉国加入相关的国际贸易组织,从更发达的国家吸引直接投资。孟加拉国是亚太贸易协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自由贸易协定、“南盟”发起国,南盟次区域合作组织“南亚增长四角”成员国、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及孟印缅斯泰经合组织成员国。孟加拉国是区域内较为活跃的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大力度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合作,给予联盟内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大量吸引外资。

孟加拉国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为稳定,是世界上最大的青年劳动力市场之一,其竞争力主要在低端制造业。对于在孟加拉国投资的企业将会享有较低的营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外资。

中国在孟加拉国的投资经营情况

受国内经济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我国企业对孟加拉国投资意向明显增强。中资企业对孟加拉国的投资主要涉及纺织服装、皮革制造、饲料养殖、节能灯具、轻工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此外,我国企业对孟加拉国电力行业投资和经济园区合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六、值得关注的行业和领域

(一)服装业

服装业是孟加拉国的支柱产业,也是其出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市场以日本和欧美等国为主。预计2024年之前孟加拉国仍然会享受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所以服装业值得企业关注。

(二)基础设施行业

孟加拉国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政府十分重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在全境逐步统一铁路宽轨建设标准,兴建城市轨道交通。同时政府还计划对机场、内河运输等方面加大投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持,预计未来基建行业将成为孟加拉国发展的重点,值得企业关注。

(三)电力行业

孟加拉国的电力发展落后,孟加拉国计划在2021年使全国民众都能获得电力供应,因此电力行业方面也亟待外国企业投资建设。考虑到部分在建电站项目装机容量,企业应认真研判电力市场消纳情况,在新能源、输变电和配电市场寻求机会。

(四)能源行业

孟加拉国已公布的天然气储量达3113.9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政府重视吸引天然气工业投资,对投资于天然气为主的工业企业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以期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五)旅游行业

2018年,中国云南-孟加拉国合作第五次对话会议在昆明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国云南-孟加拉国合作第五次对话会议备忘录》,旨在推动双方的旅游产业合作。旅游业或将成为中孟双边贸易的新突破口,因此旅游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六)食品行业

孟加拉国每年出口较多的虾和冷冻食品,政府也重点吸引在冷冻食品行业的投资。

七、投资孟加拉国的困难与挑战

(一)税收体系复杂,改革力度不强

孟加拉国虽然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但成效并不明显。孟加拉国税收体系复杂,程序繁琐,官僚化程度较高,总体来说税收较高。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平均纳税次数为33次,每年纳税时间为435小时,总税率和社会缴纳费率占利润比重较大,高达33.4%孟加拉国的税收环境在南亚地区尚未达到平均水平。

(二)劳动力质量水平不高

孟加拉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劳动技能较差,其竞争力主要在低端制造业。据统计,孟加拉国40%至50%等劳动力分布在农业领域,2018年最低工资有所上涨,相对而言,用工成本有所提升。

(三)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执法效率低下

孟加拉国法院处理案件的效率低下,纠纷双方通常需要庭外解决。孟加拉国建立了国际仲裁中心,但鉴于该国整体行政机构基础较弱,仲裁中心尚未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因此,当出现企业合同纠纷处理时,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

(四)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2018年2月,孟加拉国军方逮捕了三名携带爆炸物的穆加黑丁组织成员,有效阻止了几起潜在的恐怖主义袭击,边境恐怖主义态势给该国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同时,缅甸罗兴亚难民数量增加,可能使恐怖主义进一步壮大,也给投资孟加拉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五)法律和仲裁环境影响

孟加拉国虽然在2011年就已经建立了旨在解决外国企业在孟加拉国纠纷案件的国际仲裁中心,但是该国的行政基础较为薄弱,仲裁中心尚未发挥出较大的作用,给中资企业解决纠纷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不利于中资企业的投资权益保护。

(六)中资企业面临的其他问题

中资企业在孟加拉投资经营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是孟加拉国工业用地紧张,产权不明晰,价格涨幅较大,我国投资者难以获得合适的土地;二是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紧张,新设企业接入天然气困难,因扩大生产规模天然气需求扩容也难以保证,用电高峰断电频繁,从而阻碍工业生产;三是外汇管制下资本及收益汇出手续繁琐,耗时长;四是工作签证办理门槛高,签证办理审批时间长,企业派驻人员面临较高的滞留金。个别企业因为小费和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与孟加拉当地工人发生冲突,甚至发生被殴打至重伤事件,上述问题应该值得中资企业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