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入哈萨克斯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与哈萨克斯坦互联互通的对接问题。以“五通”为核心打造的中哈经贸合作还存在太多的“不通”,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得最为典型。
由于双方在运输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存在着不同标准的限制,依然存在着物流瓶颈。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因铁路轨距不同,货物在口岸还需换装,制约了双方之间大规模经济合作。
科技产业领域、传统产业领域大宗商品进出口的标准、类别都存在标准化问题,“对接”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乃至科研院校的合作之中。其次是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导的不是一个超国家的实体,是一个包容的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便利化、流动性的共生空间。
对哈萨克斯坦的发展规划进行审视会发现,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在哈萨克斯坦已经占有较大份额,美欧俄日韩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均提出了各自的“战略”、“倡议”、“计划”和“构想”。
其中,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欧盟的“中亚战略”、日本的“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韩国的“欧亚倡议”、土耳其的“欧亚构想”等都对在丝绸之路框架下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构成排他性挑战。
哈萨克斯坦倚重西方技术、高新科技项目。2015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出访英国和法国时,双方达成了价值11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日本首相访哈之行,使哈萨克斯坦首次拥有了生产丰田汽车的能力。在投资待遇与投资保护方面,哈萨克斯坦已经与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荷兰、土耳其、约旦、卡塔尔等四十余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协议,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等签订了多边协议,均约定对缔约方实行最惠国待遇。
而中哈并未签署相关协议。第三是政治局势和社会上的“排外”情绪。在政治领域,新旧政权的交替、老人政治的终结、人治社会的特征、腐败及人情经济都会对中国企业走入哈萨克斯坦带来阻碍。
特别是在社会领域,民众对国有资源“私有化”怀有抵触心理,尤其是在经济下滑时期“排外”情绪日益高涨,对外资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外资企业员工的道德形象问题等反应强烈。
2015年7月,在东哈萨克斯坦州克托盖市一个项目工地发生的中国有色金属公司中国工人与哈萨克斯坦工人冲突事件,就是此类问题的典型体现。此外,在中亚地区存在的极端势力及其暴恐问题,也在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维稳成本。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以往中哈两国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与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哈国的经济发展、为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今后一段时间在上述领域的合作仍将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合作主体的企业需要转换思路,要掌握哈萨克斯坦经济战略规定的发展重点,将合作领域更多地转向哈国绿色发展上。
一方面在面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时可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哈国的政府支持和优惠化解当地居民对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担忧,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2.关于互联互通的标准对接、道路连接问题,不光存在于我们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中,这个问题也在影响中国与其他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可以利用上合组织作为平台,通过多边沟通谈判予以解决。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2014年9月在杜尚别签署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要积极促进该协定的落实。
3.要注意风险防范。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对一带一路参与积极性高涨,都在争取搭上这趟开往西部的列车。
越是这样越要防止头脑发热,要提醒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学者认为,中俄经贸合作,“从长期建设角度看,中国应当建立一个规范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审查机制”,应当更加注重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减少政府干预,让经济回归经济。
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中哈之间的合作。中国企业进入哈萨克斯坦面临的挑战并不意味着要悲观地看待中哈两国之间的合作前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合作的基础条件良好。两国拥有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铁路口岸、两个能源管道以及两个航空口岸(乌鲁木齐和喀什)和14个陆路口岸。
在2004年签署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框架协议》下,主要口岸已经实施了精简流程的通关程序。
在资金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的启动,已经稳步推进的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大大增加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效应。
哈萨克斯坦独立二十多年来,逐步确定了以赢利、投资回报和竞争力为原则的全面务实的经济纲领。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强调的“亲、诚、惠、容”理念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及在双边合作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带的新思路等都得到哈萨克斯坦方面的高度认同。
在2015年8月31日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中
双方进一步确定了涉及冶金矿产、能源、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医药合作、工业园区、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为两国今后的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哈萨克斯坦总统在2016年度国情咨文中指出:当前,哈萨克斯坦对外合作的目标是“优先建立可直达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市场”。中哈之间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