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投资环境及经贸合作情况介绍
两伊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日益加强,西方国家企业在伊朗国内投资逐渐减少,伊朗本国政府及企业十分愿意与中国企业合作,吸引中国企业到伊朗投资。据中国驻伊朗领事馆商务处介绍,目前伊朗国内投资环境良好,重点城市治安稳定,是中国企业进入伊朗投资的最佳机会。
一、伊朗投资环境及市场情况
(一)伊朗投资环境
伊朗地处亚洲西南部,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可开采储量分别为195亿吨和28万亿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产量丰富,国能能源价格十分低廉。
为加快战后经济发展,自1990年以来,伊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吸收保护外国投资的法规及优惠政策,并成立了以中央银行行长为主席,由财政、外交、商业、工业部及外汇管理局高层官员组成的吸引外资监督委员会。为吸引外资,自1989年开始,伊政府模仿其它国家的做法,在其沿海地区先后设立了三个自由区,目前已发展到内陆,沿边等19个经济特区,6个自由贸易工业区。这些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工业区基本上分布在伊朗的中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而言,位于波斯湾海的基什岛自由贸易工业区、格什姆岛自由贸易工业区、恰赫巴哈尔自由贸易工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较完备,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区域优势。其中,恰赫巴哈尔自由工业贸易区位于恰赫巴哈尔湾的东部,包含10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用地和40平方公里的贸易、货物中转、旅游和服务区用地,该园区吸引了50余家外国企业落户。
伊朗还根据宪法规定,先后出台了“伊朗自由区投资法规”、“伊朗自由工业贸易区管理法”、“伊朗自由区外国人签证办理条例”、“伊朗自由区国有土地和自然资源使用法规”、“伊朗自由区进出口及关税法规”、“伊朗自由区费用征收规定”、“外国人进入和居住在自由工业贸易区的规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自由工业贸易区银行金融业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来促进吸引外资。
尽管伊朗政府制定了上述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但由于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一切经济政治活动首先应服从于宗教。伊朗投资法律仍然有待于健全,税收体系相对复杂,政府办事效率较低,外汇管制措施严格。在伊朗投资仍需高度重视项目风险管理工作。
(二)伊朗市场情况
伊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便宜,而且可以向中亚及中东国家辐射,市场潜力巨大。伊政府目前积极发展其基础产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多数工业企业需更新设备和技术,但本国开发能力较差。石化、纺织、轻工、冶金等行业也面临设备及零配件的更新和引进。
二、中伊经贸合作情况
目前,伊朗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和海湾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原油是我自伊进口第一大商品,进口总额约占我自伊进口额的80%。此外,我自伊主要进口产品还包括矿产品、葡萄干、开心果、藏红花等。
同时,伊朗已成为我在海外工程承包、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之一,主要涉及交通;电站与水利工程;能源;船舶制造;有色金属;通讯;化工;冶金、建材;汽车、摩托车和家电组装等领域。
三、我国企业开拓伊市场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与伊开展贸易往来,进行商务合作时应严格遵循国际贸易惯例,无论贸易额大小,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列明仲裁和争议处理条款。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跟踪货物运输、到港、清关等信息,涉及合同、货款、信用证等敏感内容时,切不可轻信口头承诺,同时应谨防先发货后付款、不提货拖延清关、更改单证、赊帐和拖延货款等纠纷隐患。
考虑到伊朗特殊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在赴伊投资前,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慎重选择投资地点和合作伙伴,充分了解伊朗公司注册和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核算劳动力、固定资产、税务等投资成本。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伊朗法律,履行投资和公司注册的各类手续,足额缴纳所有费用,必要时应雇佣专业人事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完成相关公关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