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融资中企怎么选
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引领下,一季度中国企业已通过境外债券发售筹集了261亿美元,在国内债市筹集了210亿美元,境外融资金额已经超过境内。那么,面对各类境外融资手段,中企应该如何选择呢?德勤中国并购重组服务全国主管合伙人叶伟文对国际商报记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表示,中企境外融资大致有三种途径,即直接贷款、发行美元或欧元债券和寻求私募基金合作。直接贷款进行境外融资途径的优势在于流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为熟悉,且一般因为会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令不太熟悉境外金融市场运作的中国企业更有安全感。劣势则是直接贷款融资对企业资产水平和偿债能力有较高要求,更适合国有企业或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境外资金筹措。
债券融资途径,优势在于融资门槛相对较低,操作方式较为灵活。而其劣势也则是其操作方式太过灵活,发债币种、市场都具有多种选择,而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类运作模式并不十分熟悉,因此建议自身具有完整且专业境外融资团队的中国企业选择债券融资模式。
寻求私募基金合作途径,优势在于基金本身就是一个整合了多方需求的融资平台,只要标的项目对口,中国企业就可以通过与资金平台的对接完成全套的融资流程。不过劣势是私募基金融资平台项目有一定局限性,只有项目标的十分对口的中国企业才适合选择此种融资方式。
在分析中国企业境外融资平台之外,叶伟文还提到了一种现象,即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中国香港购入餐饮业等现金流稳定的实业资产。对此,叶伟文的理解是,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所以意味着购入的中国香港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也是稳定且强势的,因此不少中长期有境外资金使用需求的中国企业选择先行购置中国香港实业资产进行资金储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