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改放大招印度市场迎“猛虎”
“印度市场这只被囚禁的‘猛虎’,终于被放出来了!”印度将以一个统一的增值税制度来取代目前由国税、邦税和地方税拼凑而成的税制,从而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单一市场。改革后,各邦之间的税金分配比例,以及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划分,还少不了一番讨价还价。但对长期委身于税制变幻莫测的企业来说,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迎接印度市场这只受困的“猛虎”了。
增值税改
印度总理上任三年后的今天,税改将成为莫迪经济学浓墨重彩的一笔。7月1日,印度实施自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GST税改。印度现有混乱的邦内和邦际销售税将被统一的商品服务税(GST)所取代。
与年初的“废钞令”一样,这次印度的税改又是大动作。该法案有利于改变印度各邦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税收格局,减少跨邦间贸易手续,提高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效率,对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GST的全名是商品和服务税(The Goods and Services Tax),也称为增值税。对印度来说,GST税改避免了商品在各邦间流通时被收的“税上税”。印度各邦之间有不同的收税条文,在携带商品跨越邦界时,被重复收税在所难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已经存在了60多年,其中,消费税、关税和销售税等流转税是间接税的主要来源,销售税收入占间接税税收的35%左右。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刘小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印度此前被称为‘万税国’,物流成本高企,税种纷繁复杂,很多税被中央和地方重复征收,不仅束缚了印度经济发展,也让在印度办企业的外商深受困扰。本次税改最大的意义便是简化税收体系,尤其是解决了之前跨邦税收的繁复。”
抛售狂潮
新税法根据商品性质的不同将税率划分为5%、12%、18%和28%四个等级,基本商品税率最低,奢侈品税率最高。
税改之前,零售商们大幅降价、清除库存,使印度遭受了折扣狂潮的冲击。印度商人们担心,GST将导致对现有库存商品的高额征税,因此商人们开始给出巨大折扣,抛售电视机、摩托车等商品。
据报道,在一些商品上,顾客可以获得超过80%的折扣。商业团体警告说公司可能在混乱中蒙受重大损失。印度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拉贾戈帕兰说,“零售商现在给出50%以上的折扣,他们急于在7月1日之前尽可能多地清除现有库存”。
GST税改后,消费者所缴纳的税都基于消费额。一些观察家担心改革将暂时降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的增长速度。“虽然会有短暂的混乱期,但是对于改革印度整个财税系统具有长远意义。”刘小雪表示。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龙兴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税改的长远意义,他表示:“新税改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商品流通,有利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样就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从长期来看,增加了人们对印度经济的信心,莫迪通过税制改革,显示了改革的决心和能力。”
谁最受益
尽管遭遇了一些行业的抛售狂潮,但税改给一些行业带来的利好仍不容忽视。GST税制将使投资与企业发展更为便捷。有分析称,GST对印度的初创企业助力很大。在印度很多邦,企业运营都需要面对繁杂的税务登记程序和各种收费麻烦。GST将带来统一集中的注册过程,使企业注册、向其他邦扩张业务变得更加方便。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汽车业、物流业、零售业、媒体与娱乐业以及水泥业五大行业将受惠。五大行业产品及其附属产品的进口将会进一步增加,尤其以零售业最为突出。
对娱乐业而言,目前印度的影城业者必须向中央和各省政府缴纳娱乐税以及其他几种税捐,仅娱乐税税率就高达27%,税改可望降低业者税务负担、缩减营运成本,利润可望提高。对零售业来说,税改后,市场摊商和路边摊商很可能缴税,对已纳税的大型店家与零售商形成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不过,印度右翼党民族志工组织的经济分支机构SJM表示,新的税收政策会间接对印度当地小型企业造成负面打击。SJM声称,劳动力密集的小企业和作坊手工业,将受到GST的重创,因为它们中的很多处于较高的税级。在过去,资产少于15亿卢比的企业可以免除商品税收。可是现在根据GST的法案,任何资产大于20万卢比的企业都要在所在邦注册并按时缴税。
财权划分
GST并非一项单纯的经济改革,还涉及中央与地方新的财权划分。按莫迪草案计划,被取消独立征税权力的邦政府以及联邦政府,在GST中获得股份,从而分配到相应的税收利益。这相当于把印度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税收利益,统一到一个合资公司中,之后大家根据股权获得分红。
刘小雪表示:“印度各邦都有自己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及部分课税权力,因此,无论是消费税还是销售税,都有中央和地方两个征税主体。税改后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将跨邦征收的税款改为中央统一代收,地方仍会保留部分征税权力,中央代收的部门最终还会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返还地方。”
目前,销售税是向生产商征收的,而GST将向最终消费者征税。因此,货物和劳务税实施之后,GST的收入将更多流入那些消费商品和服务的邦,而不是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邦,制造业发达的邦的利益将会受损。如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重镇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以及喀拉拉邦,可能损失最为惨重。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国认为,由于印度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对税制改革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可能会使得新税法无法较早地实施。对此,有一些邦提出,要求给予“产出大”的邦基于GST之上1%的补偿,但这就意味着,产品在实际消费的邦还须上税,很可能造成税收叠加。
针对落实难度,龙兴春指出:“主要是新旧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估计会产生一定时期的混乱。还有就是印度企业普遍仍用手工记账,电算化普及率低,企业财务和税务部门没有联网,征税工作难度大,加上现金交易比较多,偷税漏税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