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一带一路”日本态度变了
一改最初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怀疑态度,日本政府近期释放出积极参与的信号。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汇总了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方针,并计划通过日本政府下属金融机构实施融资等方式,在节能环保、提升产业水平、物流三个领域积极推进中日企业合作。
日媒分析称,日方希望对“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积极合作的姿态,以此推进首脑互访,改善中日关系。
寻求新的平衡力量
据日媒报道,日本内阁官房、外务省等相关政府部门汇总了以“在第三国的日中民间经济合作”为题的方针并计划推动相关合作。不仅仅是政府层面,日本民间也呼吁与各方就“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密切合作,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开发。
事实上,这并非日本政府首次发声。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汉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表达了希望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意愿。在此之前,日方一直持观望态度。不过,真正积极地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纳入规划,这还是第一次。
对于日本态度从谨慎到暧昧再转变为积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里有多方面原因。首先需要看到的是美国带来的压力和国际形势的转变。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有政策和行动中都在强调“美国优先”政策,在这一原则下,美国对日本、韩国等国实际上都是一视同仁地实施了打击策略。这就决定了美日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无法掩盖。“而在特朗普访日和访华后,日本方面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对于未来日美同盟的走向以及日美关系的调整也更‘有数’了。”刘云说。
刘云强调,不同于前任美国政府的是,美日印澳共同构建安全问题同盟在特朗普政府这里已经不再是首要的政策目标,反而恢复美国制造业优势等经济政策成为特朗普的第一要务,安全问题在根本上也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在这一情况下,美日此前紧密的合作趋势必然会发生改变。
刘云认为,安倍已经从特朗普访日期间双方所进行的谈话中嗅出了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威胁。特朗普不再强调安全问题,而是更加重视经济问题。更进一步地,特朗普一方面对日本提出经济制裁,对两国贸易逆差表达强烈不满,另一方面,除了在今年上半年对中国试探性地露出制裁口风外,至今仍然与中国保持较为友好氛围。“在美国的压力以及其所带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之下,对于安倍而言,转变理念,在美国之外寻求新的平衡力量已经变得非常迫切。而中国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刘云说。
从中获利更多
刘云认为,另一个需要看到的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具有推动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在融合性和可行性上,“一带一路”倡议与日本提出的开放战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也是日本能够快速接受中国这一倡议的原因之一。
此外,刘云指出,在合作层面,巨大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也让日本仅凭自己无法吞下这口“蛋糕”,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对其中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显然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一带一路”倡议贯穿欧亚大陆,连接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含大量工程项目,涉及基建、能源、信息等多个领域。
德国分析人士称,安倍一方面希望可以给日本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日本不能被排除在这个规模日渐增长的国际项目之外,这只会使日本逐渐丧失对该项目未来发展的一切发言权,在政治、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面前,日本将被架空。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领域专家纳吉称,“如果日本不参加,那么日本就会失去很多基建项目。在投资领域,即便日本公司只得到其中的5%,对其而言仍将是一大笔。”并且,日本的参与意味着其可以在作决定时有发言权。“还有一点需要看到,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日本方面也希望能够促成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日之行,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经济合作是重要的方式。”刘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