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阻碍日本经济复苏
尽管近段时间以来经济数据表现不错,但日本政府并没有开心太久。因为随之而来的“用工荒”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
据媒体报道,从建筑业到老年护理行业等多个行业的日本企业近日都警告称,用工短缺正开始影响他们的业务。如今,日本企业正在国内四处搜罗工人,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终身制雇佣合同,以努力克服40多年来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制约经济发展
日本最大地材制造商之一东理株式会社总经理永嶋元博表示:“工期推迟正变成一个长期性问题。”
在宣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时,永嶋表示,公司原本预期在此期间销售额将上升2%,但实际上销售额反而下降了1%,原因是建筑工人的普遍短缺使东京地区的办公楼和商用项目工期推迟。“每当日本经济有复苏势头时,就会出现“用工荒”,这是日本无法规避的逻辑规律。”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用工荒”对建筑业等行业的掣肘早有体现。刘云指出,2015年~2016年,日本政府就出台政策加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其中很大部分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和更新新干线等。然而,这些计划中的很多项目并没有如期开展下去,因为遭遇了“用工荒”,人手不足。
刘云强调,现在日本失业率仅在3.6%左右,该数字已经很低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劳动力正以非正规就业的方式进入到经济体制当中,甚至非正规就业的数量在增加,正规就业数量在减少。数据显示,日本非固定工作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从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的约19%不断上升至2015年的峰值37.9%。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
刘云援引数据指出,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少子化社会,而在2005年左右进入了超老龄社会。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统计,201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为3387万,占总人口的26.6%,预计2042年将达到高峰值3935万。
刘云强调,老龄社会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劳动力不足,还有老年人的护理以及福利社保支出增加,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年轻人的税赋负担和压力增加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也在制约日本的经济发展。依靠现有的劳动力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日本难以实现过高的经济增长,即便出现经济增长的苗头,也会受制于‘短板效应’而被打压下来。”
道阻且长
据报道,日本企业应对用工短缺的一种方法是提供更优渥的终身制雇用合同,合同提供工作保障和养老金福利。这种策略打破了日本10年来倾向于提供更多兼职和合同工作的趋势。比如,松下旗下提供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公司PanasonicAgeFree近期为其数百家家庭护理和日间护理中心的所有员工提供了终身制雇用合同,这些员工可以享受养老金、奖金和可在该公司工作到退休的工作保障条款。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在绞尽脑汁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刘云指出,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在最新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和促进就业计划中提出让女性走出家门,他希望依靠释放女性的劳动能力来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政府试图打破女性以家庭为主的生活状态,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是存在于日本整个行业中的。”刘云说,不过,这一政策有一定的弊端。日本长久以来的社会结构在运行中已经定型,这种“家庭中一方工作另一方照顾家庭”的结构有其社会稳定性和优势,刻意地打破必然会有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短时间内效果也不会很明显。
刘云认为,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通过人工智能减少人工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何日本热衷于研发最尖端科技的原因之一。不过,虽然这是其未来的努力方向,但现在还并没有实现,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此外,日本政府正在着手逐步开放市场,引入外来劳动力。刘云指出,现在日本正为来自印度、东南亚国家的劳动者提供日语和护理培训等。不过要看到,日本在相关政策上一直非常保守,在引入外劳方面尤其谨慎,因此用工压力仍非常大,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