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好亚投行背后的日本思量
近来,日本频频示好亚投行。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年会上,阿根廷、汤加、马达加斯加成为亚投行的新成员。至此,亚投行成员总数增至80个,超过了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媒体评论称:“支持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设立时,日本说服美国一同加入。现在,日美是时候该认真讨论要不要加盟亚投行了。”
事实上,这并非日本方面首次示好亚投行。就在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表态称“将积极考虑加入其中”。
日本示好亚投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示好的背后考量
“亚行方面对亚投行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一方面,日本主导的亚行与亚投行一直保持着联系与合作的关系。就在亚投行首批项目中,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连接旁遮普省的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的M-4高速公路项目,就是亚投行与亚行和英国贸易发展部联合融资的。另一方面,早在亚投行成立之初,亚行行长中尾武彦就表态称愿与亚投行共同投资合作,两者是合作伙伴而非对手。”
不过,张季风指出,应该注意到,对于亚投行,日本政界、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呼声并不一样,甚至存在分歧。其中,企业大多持支持态度,但政界则多持观望、不屑一顾甚至抗拒排斥的态度。
事实上,日本政界释放出的信号常常自相矛盾。就在安倍晋三对亚投行积极表态后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多名高官出面澄清,强调日方对亚投行的态度未有任何变化。这些政界人士认为,亚投行会与亚行产生竞争,对日本推进区域基础建设融资等方面既有优势也有挑战。尽管如此,外界仍认为,日本政府对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还是出现了松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对亚投行愈发热情的背后不乏政治目的。首先,日本政府希望为实现安倍晋三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脑会谈打造良好氛围,促进首脑会谈成行。其次,日本政府目前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表现亮点不多,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再次,在外交上,日本与美国、俄罗斯关系都出现了问题,中国可以作为缓和因素。在经济层面,日本同样需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都能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助益。
加入与否看美国
那么日本未来是否会加入亚投行呢?张季风认为,长期来看,日本很可能加入亚投行,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加入还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刘云也认为,日本加入亚投行的前提是美国会否加入,也就是说,中日关系调整的前提是中美关系调整。刘云强调,日本担忧“一带一路”倡议会对其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战略产生冲击,包括日本在该地区的沿海港口设施、航道、内陆公路建设等。
另外,刘云指出,从近期安倍晋三及其政府的表态中也可以感到,虽然对于亚投行,日本政府的态度已不如之前般抵触,但距离作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日本政府还稍欠一些诚意。“安倍晋三在提到亚投行时总在强调透明、公正的重要性。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上,日本驻华使馆商务公使岩永正嗣在谈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时的表述是,‘日本拥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因此可以和中国合作’。”
刘云称,横亘在日本政界和亚投行之间的最大障碍就是日本政府的心态。自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并在2015年实现GDP达日本的两倍后,日本经济的亚洲地位受到打击,其对中国的敌视态度也愈发明显。“中日在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秩序管理,包括抵御全球金融风险上有很大的共同利益,日本政界更应调整心态,与中国建立更为长远的合作关系。”刘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