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别市场动态   /   缅甸

昂山素季:赢得大选后再谈是否重启密松水电站建设

  • 2015.09.29
  • 缅甸
  • 来源: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缅甸反对党民盟领袖昂山素季21日在仰光乡村进行拉票活动时表示,如果民盟11月赢得大选并能组织政府的话,将会把密松项目合同内容向民众公开,然后才做是否重建的决定。同时她强调,政府应遵守承诺和与国际签署的合同。这是昂山素季在大选期间,首次就密松水电站是否能重启进行表态。

民盟领袖昂山素季21日坐车来到她所代表参选的格木镇数个村落,进行拉票活动,在回答民众提问“如果民盟在大选获胜,密松水电站是否会重启”时,昂山素季表示,密松项目搁置的主要原因,是民众不知道合同内容,是一个没有透明度的项目,上届政府对此项目作出了何种承诺,民众并不知情,所以,如果民盟当选,进而筹组政府,将会把合同内容向民众公开,然后再做决定是否重建。但是昂山素季还表示,如果缅甸想要在国际做个有尊严的国家,必须遵守自己的承诺和与国际签署的合同。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如果不遵守合同,失去别人信任的话,以后会很难再进行其他项目,同样与国际签署了任何合同,都需要遵守承诺。但是作为国家政府签署的合同必须是对自己国家有利的。是否符合自己国家利益,这基于签署合同的政府。现在我们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个密松项目的合同内容,也没向民众公开。如果我们当选政府的话,首先将会向民众公开合同内容,然后再做决定。”

这是昂山素季首次到她代表的选区进行拉票活动,她呼吁民众必须在投票当天去投票,并且为了让国家实行真正的改革,应该投票给民盟。

昂山素季:“2015选举是全国性的选举是能更换政府的选举,所以非常重要。我们为什么需要更换政府,是因为我们国家需要改变制度。”

自本月10日以来,缅甸各党派已经开始进入大选拉票阶段,作为反对党领袖的昂山素季,也走到缅甸多个村落,希望争取选民的支持,同时她还计划到缅北克钦邦和掸邦等地区进行拉票活动。当然,由于缅北仍处于紧张局势,如果昂山素季能成行,会带来什么影响,很值得关注。

密松水电站是缅甸伊洛瓦底江干流上游的水电站,是世界上第15大水电站,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由缅甸电力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缅甸亚洲世界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平均每年可为缅甸提供308亿度电,在满足缅甸国内需求后、无法消纳的电力将销售到临国。

2010年2月,设在英国的克钦民族组织在英、日、澳洲、美等地的缅甸大使馆抗议兴建密松水电站。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文件证实,在仰光的美国大使馆资助了一些反对密松水电站的活动分子团体。据悉,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曾在项目搁置前2个月在泰国清迈组织了非政府组织活动,策划反密松电站活动。

在长期的抗议之后,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单方面宣布在他的任期内搁置密松水电站。2013年3月,中国撤出了全部参建单位和设备。目前,现场还留守部分人员,看守已经建成的设备,并为当地移民提供大米、医疗、教育、扶贫等帮助。

新闻:

密松水电站被叫停前后

2011年国庆节的前一天,缅甸联邦议会宣布吴登盛总统在其任内,搁置两国合作的重大水电工程——密松电站。这一猝然的"叫停"与之前的"甜蜜"氛围并不相称,同在9月份,缅甸国家第一电力部选派的首批20名电站运行管理人员赴中国培训刚刚结束。而今年2月,缅甸总理在视察项目时,尚在催促加快建设进度。此般骤然"叫停",令作为投资主体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错愕。这一项目是迄今缅甸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亦是中国最大的境外电力BOT(建设-经营-移交的合作投资模式)项目。

中缅政府高层已介入此事的沟通会晤。而该项目的最终走向,亦考验着中方在云谲波诡的政治环境下,沟通方式从单一型会晤调整到多个层面协商的转变。迄今为止,中方层面已有主要领导人及外交部、商务部等相关人士介入项目问题,与缅方沟通协商。

中电投一方面等待国家有关部门指令,另一方面在进行项目投资索赔准备、法律咨询和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并加强调整公共关系管理策略,以期及早重新启动。

而该事件亦应引起中资公司在今后海外拓展投资上,重视对政治风险的重新评估与权衡。

"叫停"争端

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滚滚奔腾,由北至南直穿缅甸北部大邦——克钦邦,一个关于七级梯形水电站的宏大规划也在此形成。

根据2009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包括密松水电站在内的七级梯形水电站,装机总容量2000万千瓦,建设工期15年,年均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其规模几乎与三峡大坝等同。

中电投承接此项目,采取国际上惯用的BOT协议方式,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项目建成后,在运营50年后无偿移交至缅甸政府。密松电站是七级电站中的最大项目。

密松电站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四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信和场地平整)已全面施工,场内道路、水厂、油库等工程初具规模,主体溢洪道及引水系统上部土石方开挖工程也已施工。

但项目却突然被叫停。缅方在声明中将工程搁置原因解释为,密松电站将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以及民众生计。一些缅甸民间组织亦发出同样指责,不过,其更多聚焦于移民与安置问题。根据中缅签署的协议要求,"移民生活状况不低于原有水平并有所提高"。

当地民间组织称,将有60个村庄,超过1.5万人由于伊洛瓦底江的密松项目而离开自己的家园。水电建设项目将使村民被迫放弃农田,到没有足够农田和水来维持生计的安置点中。目前一些村民或是无工作,或是只有低工资的临时工作,且无法承续与旧家园息息相关的文化习俗。

克钦邦发展网络团体媒体联络人Ahnan告诉记者,只有一部分村民在半强迫的方式下签订了搬迁协议,并且目前仅有500人搬迁到移民安置村。

不过,一位接近中电投人士告诉记者,当地民间组织所提及的1.5万村民共分布于58个村,处于未来将建的另外六级水电站淹没区。如没有出现此次搁置风波,随着项目进度,移民及安置即将相继开展。

至于移民总量,因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而搬迁的人口不超过2万人,而七个水电站之一的密松电站坝区,共涉及5个村,410户、2146人。截至目前,前期坝区建设所涉移民的安置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些缅甸民间组织亦认定,并非所有村民都得到了足额的安置补偿款。一位曾调研过此项目的国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电投在项目动工后,按照涉及到的移民人口数目逐步发放补偿,但补偿款并非直接发给村民,而是交给了与中方合作的前政府,在资金下放的环节中,存在补偿款被层层克扣现象。因此,不少民众并未将这个项目视为双方互惠的项目,以为有少数人从中受益。"

上述人士介绍说,目前移民的田地果林都做了相应的补偿,且为移民在新开辟的土地上建设了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屋,每户发放了10万缅甸元的生活补助(约98000元人民币)及相应生活必需品等。

为了移民后续生活有保障,中电投新开垦400多英亩土地,并向每户发放了土地整理费、一年的大米、30公斤的稻谷种和50公斤的化肥。此外,为移民新村建设了混凝土结构的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并增设了较高标准的宗教场所、警察局、消防与行政管理楼、邮局及集贸市场等配套设施, 修建了20公里的混凝土道路,向社区提供稳定的水电供应。

依据水电站的就近建设开发原则,中缅已多次合作开发水电项目。缅甸水电资源总量超过1亿千瓦,是世界上少有的水电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仅为2.45%。由于资金瓶颈、技术上不成熟、科研建设人员的极度缺乏,以及工业体系建设不足,缅甸的水电建设比较迟缓。

历时四年建成、于去年12月竣工的耶涯电站,是当前缅甸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而这一水电站建设也是由中方提供信贷,中国水电集团承建。但其坐落于山区深处,并未涉及移民安置问题。近几年来,除了中缅合作外,毗邻的泰国也在缅甸启动了水电项目,同样困扰于移民安置与环境问题。

从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沿着伊洛瓦底江向上游出发,沿路依然可见村民以前居住的茅草房,乡间多为土路,在这些基础设施并不好的阡陌村落中,密松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建筑颇为醒目。

一位曾在当地做过调研的人士向记者佐证,其探访的安置村每户村民有一座二层阁楼,原来的碎石路面全部升级为混凝土路面,社区功能更加完善。但他也表示,这是否能满足当地民众全部需求则难以定论。

此次中电投兴建的伊洛瓦底江项目,是缅甸史无前例的七级水电站,亦是缅甸政府首次应对大型移民安置工程,经验缺乏亦是客观现实。

两份环评

至于水电工程将会带来的生态影响,在过去的三年间,中电投表示,根据缅甸政府的要求,曾出资委托缅甸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协会(BANCA)与中国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环评调查。

上述曾在当地做过调研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缅双方的环评机构有所争议,这份环评报告的出台也出现周折。

初期调查后,在分析研究阶段,两国专家分别在密支那、广州、武汉等地进行多次技术交流,就水生、陆生生态及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专题研究。但完整版的报告并未从官方渠道公布。

而最早见诸于世的报告则是由缅甸河流网发布的一份长达900多页的英文报告,报告人署名为BANCA,发表日期为2009年10月。

这份英文报告称,"如果中缅双方真的关心环境问题,以缅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那就没有必要在伊洛瓦底江的合流处建造这样的大坝。作为替代,可在密松上游建造两个小型水坝,可以生产出相同电量。尊重克钦文化的价值超过了任何建筑成本"。

但一位水电业内人士分析,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丰富,尤其是北部高山峡谷地带,水位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而缅甸雨季与旱季分明,因此,在建设大坝水库时需考虑到蓄洪调节能力,将丰水期的水电资源有效转移到枯水期进行利用。虽然库容量可大可小,但在此地建小容量库,可能会造成汛期的水资源不能一时消纳、最终浪费,而库容量大的弊端在于设施设备的运行利用效率低。

基于上述经济因素和自然特点出发,建大型水坝优于小电站。

现代重大工程都应经过环境影响评价,但是,缅甸尚无重大项目环评经验,此前缅方曾考虑聘请日本、瑞士的专业机构为伊洛瓦底江项目做环评,由于环评费用高昂难以支付,最终伊洛瓦底江项目的环评过程由中方主导、缅方审核。在2008年历经半年的现场调查取样阶段,BANCA作为第三方介入了野外环境调查及取样,为后期报告的形成提供了一手资料。

2010年5月,中国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汇总分析中缅两方的专题报告后,在结合水电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汇编完成了这一流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之后,负责密松电站建设经营的中电投云南国际公司先后委托国内专家对报告进行多次咨询,经反复讨论修订后报送至缅甸第一电力部。

该报告遵照了国际水电协会(IHA)的水电可持续评价规范,从论证、施工准备、正式开工、运营等四个阶段进行评价,且主导单位需对报告的真实性实行终身负责制。

据记者了解,缅甸第一电力部对报告表示认可,但要求这份完整版报告暂时不能全文公开,中方尊重对方意见。此外,在报送至缅甸政府的完整版报告中,没有网传版本上这段"可以不建"的结论。

9月6日,中电投云南国际公司计划部在官网上公布了中方所做的环评报告的简版,其结论为从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施工环境影响等七个方面都作出了正面的评价。

这份简版报告也指出了建坝弊端,比如,会对洄游鱼类产生一定的阻隔,但该河段内洄游性鱼类较少,梯级电站建成后,河段内珍稀濒危鱼类区系、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施工期弃渣、生产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垃圾等将会在局部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实施弃渣合理堆放和防护、生活垃圾及污水定期达标处理、临时用地及时恢复植被等一系列环保措施后,不利影响可消除。

观其整体表述,与中国境内水电项目建设的环评报告基本相似。

那位曾在当地做过调研的人士告诉记者,当地民间组织对环评报告事宜尚不了解,获取消息相对处于滞后状态。而3月份之后,环评报告从中国方面传出,被翻译成英文、缅文,从国际NGO到缅甸民间组织,一时之间扩散并最终广为传播,最终经政治冲突发酵,项目被叫停。

复杂政局

缅甸叫停巨资水电项目,不止于环境、移民,在一位观察人士看来,这本质上是一次由环境议题引发的政治冲突。

密松电站所在的克钦邦,长期以来都是克钦独立军的势力范围。1994年8月4日,克钦独立军(KIO)与缅甸政府"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谈判签署了停战协议,克钦独立军被划入政府军序列。但克钦邦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划归克钦独立军管辖,命名为"克钦第二特区"。但双方摩擦一直未停。

今年6月9日,围绕中国在缅投资建设的太平江水电站区域的控制权,克钦独立军打破了17年的停火协议,与缅甸政府军开战。这一区域原属克钦独立军管辖区。

而密松水电站恰恰为政府主导项目,坝址位于政府军管辖范围,淹没区却在克钦独立军控制区内,这为双方摩擦提供了可能。

据新华社及英国的《金融时报》报道,去年3月及4月,密松水电站项目附近发生了多起小规模连环爆炸事件,其中造成了包括中国工人在内的人员伤亡。

由于武装冲突,致使通往密松电站的道路有几十公里被封,水泥、钢筋等无法运输,实际上,在今年8月份密松电站现场就被迫停工。

该地形势紧张,冲突不断,因此很多村民也四处逃亡,一部分难民集中到中缅边境,另一部分集中在泰缅边境。根据克钦新闻社9月初的数据显示,战乱已使离家流动人口达到4万人。

上述观察人士表示,对水电站建设反对声音最强的群体不是直接受大坝影响的当地村民,更多的是集中于仰光、内比都,以及泰缅边境的人士,包括民间组织和政府内部各方派系。而这些群体的诉求亦不相同,使水电建设更为纠结。

自2008年之后活跃并逐渐拥有"话语权"的缅甸民间组织,广泛到北部密支那地区进行调研,借助水电环境议题,寻求政治体制上的变革,寄望于缅甸政府更加开放。而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LD)领导人昂山素季在今年8月发表一份《伊洛瓦底请愿书》,呼吁中缅双方重新考虑水电建设事宜,将反对风波推至高潮。

此外,与中方签署合作协议的是缅甸前政府,而2010年民选产生、今年3月底就职的新政府,正力求改变此前几十年来处于军政府管制下的政治局面。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缅甸新的民选政府上台后,政府内部亦有分化。今年6月份左右关于伊洛瓦底江水电事宜已在缅甸媒体上开始讨论。进入9月,讨论开始白热化。

据国际河流组织网站公布,9月19日,缅甸政府在内比都主持座谈会,各级部长、非政府组织以及中国投资方讨论伊洛瓦底江水电项目的影响,意见不一,几名政府部长就项目利弊亦有分歧,最终双方在会上未达成一致意见。

与之同时,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及一些民间组织也先后在仰光等地多次公开集会,要求停止兴建水电工程,缅甸的新民选政府受到巨大压力。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在宣布搁置工程的声明中称,缅甸政府是民选政府,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人民的意愿。

上述接近中电投的人士分析,中电投的失误并不在于项目本身所涉及的安置移民和环评工作不到位,而是在于依赖与政府单方面沟通,缺乏倾听来自民间组织和政府内部各方势力的多种声音。

而由于缅方机制不健全的现实,与其进行项目合作时要面临着随时有很大变数的预设。从项目程序而言,中国有相对严格顺畅的报批、审批程序,而缅方缺失此种程序,因此变数较大。尤其是在环保方面,缅甸法律并不完善,工程项目缺乏法律层面的环境标准可依据。

这位人士还透露,该项目施工之前,中方评估时曾预测了八大风险,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政治风险,并列有应对方案。

一位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短期看来此次叫停风波会影响到中电投的项目进度、海外投资比例,以及中国的能源投资结构,但长期来看该项目未必会叫停,毕竟中国已超过泰国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国,缅甸不能轻易将中国排挤出去。

来自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有31个国家和地区在缅甸12个领域共454个项目上总投资逾360亿美元,其中中国位居第一,占外国对缅投资总额的44.11%,泰国约占26.53%。

不过,上述接近中电投人士认为,"中资公司自身亦有需反思之处,尤其是在公共关系管理方面教训深刻,在中国培养的管理经验并不能简单移植到境外,一些沟通问题还不到位,今后这方面需要探究,必须加强。"

评论:中缅两败俱伤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停工后的缅甸密松水电站,调查了该项目暂停后缅甸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电投)受到的损失。人民日报在2014年1月3日刊发了这篇调查文章。

密松水电站是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开发项目中最大的一座电站。2009年3月,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 密松水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总投资36亿美元,2009年12月率先动工,计划2017年首台机组发电。然而,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以“人民意愿”为由,宣布在其任期内暂时搁置密松水电项目。

由于项目暂停,中缅双方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主要投资方中电投首当其冲,70亿元人民币前期投资自不待言,这些资金的财务付息和人员维护费还以每年3亿元的速度递增。同时,公司面临供应商、施工单位等有关合同方巨额违约索赔。

缅方损失更为惨重。按原计划,施工需要在当地聘用3万人,而所有伊江项目的移民仅7.8万人,其中的劳力可以全部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就业。而今许多移民生计无着。其次,外商投资信心遭受重创。缅甸外商投资已由2010-2011财年的200亿美元陡降至2012-2013财年的14.9亿美元。第三,经济增长受挫。专家测算,密松电站每停建一年,缅国内生产总值将损失50亿美元,而其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0亿美元。电力发展受阻,已可能影响其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至目前三倍目标的实现。

据人民日报记者报道,施工工地附近开店的缅甸民众表示:“村民其实并不反对建设水电站,大家更关心的是生计和安全,建设一个安全的、能让我们用上电的,还能带动就业的水电站,我们当然欢迎。”

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反对密松水电站建设的理由中,将90%电力销往中国的条款在缅甸民众心中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也迎合了西方“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的指责。但这些指责站不脚。根据测算,密松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是缅甸2011年全国全年用电量的3倍,缅甸国内市场无法全部消化。根据中方与缅甸政府签署的协议,缅甸政府获得密松水电站10%的免费电量,同时会优先向缅甸供电,等待缅甸市场需求增加,未来密松水电站100%向缅甸输电都有可能。一些非政府组织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大肆渲染“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煽动舆论。

中电投一直没有放弃重启密松工程的努力。不久前,中电投邀请克钦邦议会副议长吴塞敏觉率21名克钦邦议员及媒体代表,到密松水电站项目现场视察,还邀请缅甸多家媒体以及亚洲新闻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到工程现场采访。缅甸国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新政府能否重启密松水电站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说服缅甸政府和当地政治势力,接受密松水电站项目这一对中缅两国互惠互利的工程。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密松管理部主任程中华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我们期待尽快复工。”

以下是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停工后的缅甸密松水电站报道

密松水电站是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伊洛瓦底江(简称伊江)上游水电开发项目中最大的一座电站。根据规划,伊江上游将建设7座流域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其中密松水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

“该项目是缅甸政府主动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开发,并由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合作项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密松管理部主任程中华告诉《人民日报》记者,2006年10月,缅甸政府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向中电投发出邀请;2009年3月,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此后,中电投伊江上游水电开发全面推进。

然而,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致函缅甸下议院,以“缅甸政府是民选政府,必须尊重人民意愿”为由,宣布在其任期内暂时搁置密松水电项目。近日,记者走进了停工后寂静的密松水电站。

仅设备停放导致中方损失每月就高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从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向北行驶约38千米,就是密松水电站项目部。项目部门口尽管有数名保安把守,但大门周围已经长满荒草。进入施工区域后,经常能够看到修了一半的道路,还有很多刚刚打了地基或建了一半的房屋。由于无人看管,杂草从水泥地面的裂缝中钻出来,有的已经有一人多高。

在中电投负责修建的跨伊江大桥前,记者看到这座仅仅完工了一半的桥体静静地矗立在江面上。青绿色的江水从几个巨大的混凝土桥墩旁绕过,桥墩上暴露出已经锈迹斑斑的钢筋和横梁。按照中国公司的计划,水电站修建过程中,中电投将负责为伊江两岸修建共计约800千米的公路,极大方便两岸人民的出行和交通。然而在密松水电站被叫停后,伊江两岸的公路施工也陷入停顿。

谈起因停工给中国公司造成的损失,程中华表示,项目每年的贷款利息就达3亿元人民币。施工开始后,公司从中国向工地运送了价值7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施工设备,2011年9月停工后,这些设备就停放在工地。对于这些大型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租赁费用,公司每月都要损失上千万元人民币。通过与缅甸政府和地方武装一年半的协调,并修复了被炸毁的桥梁,这些设备终于在2013年3月底全部运回国。

当地失去数万就业岗位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密松水电站工程项目部旁边的移民新村。这个建设在伊江右岸的移民新村是昂敏达村,共有325户,而伊江左岸还有约85户移民被安置在玛丽洋村。据程中华介绍,这400多户约2000多人的移民主要是密松坝区范围内的村民,需要先行安置。

移民新村早在2010年就已经建成,整个移民新村多数是两层框架结构的高脚木屋,每户都有独立的院落,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在木屋的基础上修建了水泥墙体,在院子周围种上经济树木、果树和花草。移民新村开通了宽阔的水泥公路、自来水,24小时免费供电。

记者参观了新村的学校和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在缅甸国内都属一流。学校不仅接纳移民村的学生入学,附近许多村庄的学生也来这里上学。该校老师多常达告诉记者:“密松历史上只出了3名大学生,建起昂敏达村学校以后,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今年就考上了5位。”

昂敏达村克钦基督教浸信会牧师拉瑞告诉记者,一些村民原先在山上种植果树或旱稻,搬进新村后缅甸政府分给他们的土地距离很远,土地质量不好,工程停工后,不少村民偷偷返回库区,继续种植果树和旱稻,或者到伊江周边河流从事淘金等活动。

程中华告诉记者,因项目搁置导致很多人失业,移民生计出现问题,公司在自身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月为移民发放大米,共计已经发放1000多吨,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如果密松项目在建的话,高峰期直接就业岗位就有几万个,服务业等间接就业岗位数更是无法估量,公司要求尽可能地使用本地员工。

“以前,工地附近店铺林立,商业、餐饮业十分繁荣。然而密松工程暂停后,不仅附近的店铺生意惨淡,原先在项目上工作的村民也失业了”,在工地附近开店的敏塔告诉记者,“村民其实并不反对建设水电站,大家更关心的是生计和安全,建设一个安全的、能让我们用上电的,还能带动就业的水电站,我们当然欢迎。”

中方全面、客观、真实地介绍开发情况

目前,缅甸政府对于密松水电站项目讳莫如深,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基本上不愿提及。克钦邦电力与工业部部长吴赛孟瑞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拒绝就密松水电站项目表态。但吴赛孟瑞的办公桌旁悬挂着一张克钦邦水电规划图,在向记者介绍克钦邦水力资源时,吴赛孟瑞特意在地图上一个个指出伊江上游规划建设的7个梯级电站。

吴赛孟瑞强调,水电和其他电力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克钦邦有着缅甸最丰富的水电资源,但目前的利用率仅为2.2%,加之克钦邦高压输电网络的缺乏,电力向外输送也是一个大问题。”吴赛孟瑞表示,缅甸欢迎国外投资,但认为需要等到缅甸实现和平后,外国投资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中电投一直没有放弃重启密松工程的努力。不久前,中电投邀请克钦邦议会副议长吴塞敏觉率21名克钦邦议员及媒体代表,到密松水电站项目现场视察,还邀请缅甸多家媒体以及亚洲新闻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到工程现场采访。中电投还出版了中、缅、英3种语言版本的《伊江水电开发问答》一书,让公众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伊江水电开发的情况。

缅甸国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新政府能否重启密松水电站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说服缅甸政府和当地政治势力,接受密松水电站项目这一对中缅两国互惠互利的工程。采访结束时,程中华郑重地对记者说:“我们期待尽快复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