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对美投资门槛再垫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3日签署了包含强化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权限内容的《国防授权法案》。从美国安全保障的观点出发,将把外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少额出资以及设立合资公司纳入审查范围。美国国会和政府担忧技术外流到中国,但此项审查将涵盖全部外资。作为《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该法案禁止美国政府和政府承包商使用华为和中兴的部分技术。
今后,不仅限于外资收购美国企业,外企对美国重要技术、基础设施和个人信息相关的少额出资等也纳入审查范围。此外,还将审查外资取得靠近美国政府设施的土地等房地产交易。除了审查高科技领域之外,预计将广泛涵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关领域。审查费用由申请者支付。早在2017年12月,特朗普在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便将中国称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今年3月,中美贸易战开打;8月份,美国政府敲定了通过强化CFIUS来限制中国对美投资的方针。
事实上,美国对中资企业投资的限制由来已久,其中引起广泛的关注的是2005年中海油185亿美元并购优尼科失败,至2008年华为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公司再遇挫折。
今年以来,美国否决中企投资是更高频率的、更具趋势性的。
年初,蚂蚁金服并购美国速汇金,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损害国家安全”为由,予以否决。其后,CFIUS又相继否决了海航集团、中国重汽等中企对美的投资并购活动。
美国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审查已经反映在今年上半年数据上。中企上半年对美投资仅有18亿美元,与2017年上半年相比下降超过90%,是过去7年来最低水平。当然,这其中也有中国对外汇流出的严格管制因素。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撰文称,中国企业在七大领域的对美投资并购大门将被关闭。美国《301调查报告》重点关注了七个领域的中国对美投资和并购活动,包括汽车、航空、电子、能源、健康和生物技术、工业机械(包括机器人)和ICT等七个领域。2000年至2017年,这七大领域占中国对美投资的比重为34.8%。这些领域的对美投资将受到CFIUS的严厉审查。
金融、能源等行业的投资也将受到牵连。CFIUS对于“关键行业”审查,将进一步扩大到银行和能源等领域。因此,长期以来中美在传统能源、清洁能源的技术合作和投资活动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中资企业在美国的金融、能源投资并购将面临被否决的风险。
房地产、酒店、娱乐、基础设施投资所受影响相对较小。2017年中国买家连续四年蝉联外国买家在美购置房产交易额第一名,从2016年273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317亿美元,占所有国际买家总金额的14%。美国在房地产、酒店等领域的外资仍可能维持较宽松的环境。与此同时,特朗普力推的基建投资计划,也需要中国企业和资金的参与,在基建方面的投资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谨防具体项目合作的风险。
高科技人才流动和教育限制的影响较大。美国政府收紧高端人才在中美之间流动,以及缩短在机器人、航空等其他高技术学科的留学生签证期限,可能会对一些中国企业的人才引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