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别市场动态   /   肯尼亚

肯尼亚:水利灌溉驱“饿梦”

  • 2017.04.18
  • 肯尼亚
  • 来源:国际商报
  • 作者:伊佳
  • 阅读:
  • 打印

去年以来,肯尼亚降水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给境内23个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的郡造成严重灾害,北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干旱导致了饥荒、疾病蔓延和大量牲畜死亡,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生计,还造成大批人员流离失所。今年2月,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正式将当前的严重干旱定性为“国家灾难”。“非洲之角国家总是‘饿梦’连连,几乎每一次非洲饥荒的名单上都少不了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之角国家的名字。”中国农业专家梁鹏早年曾在肯尼亚等国工作,说起非洲饥荒总是叹息摇头。“除了干旱少雨的自然原因,肯尼亚等非洲之角国家存在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灌溉、饮水系统普遍比较落后。”梁鹏表示,水库、灌溉、道路等基础落后,储水、蓄水能力低,农业浇灌能力不足,农业灌溉率低且不及时,导致粮食产量长期欠收。

以肯尼亚为例,到了旱季的肯尼亚几乎是好几个月不下一滴雨,需要靠打井来解决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问题。但是,在肯尼亚的土地上打井是极为困难的,有的要打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同时,非洲之角国家交通体系不健全、运输能力差,致使种子、肥料等运输成本提高,不具备交易条件,造成部分地区粮食长时间大量短缺。

面对肯尼亚的“饿梦”,中国政府行动起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肯尼亚中国经贸协会、肯尼亚华人华侨联合会共同向肯尼亚捐赠144吨粮食,用于赈济肯尼亚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9个郡。

赈灾物资包括面粉、玉米粉和食用油,总价值约合110万元人民币。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向肯尼亚分权与规划部副部长约瑟夫塔·穆科贝转交了赈灾物资并共同摇旗发车。当天,8辆卡车满载着中方的爱心奔赴肯尼亚受灾地区。

另外,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表示,中方愿与肯方一道在促进减灾法规和机制能力建设交流、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加强技术转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以提高肯尼亚应对灾害能力和农业发展水平,实实在在地惠及肯尼亚民众。

据悉,中国企业在肯尼亚西部基苏木地区建设的水利灌溉工程,有效解决了该地区人民的吃水和生产问题。此外,中肯双方合作成立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分子作物实验室,在农业科技领域进行技术转让,帮助非洲发展现代农业。(伊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