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别市场动态   /   格鲁吉亚

中格牵手丝路合作新典范

  • 2016.05.10
  • 格鲁吉亚
  • 来源:国际商报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5月9日,中国—格鲁吉亚将举行自贸协定第二轮谈判,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与这个地处欧亚交通“十字路口”、古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些,更通过中国这个经济“大体量”和格鲁吉亚这个经济“小体量”间的牵手,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自贸合作格局中树立了典范。

“小体量”的大优势

从数据上看,格鲁吉亚只是一个人口不足500万人的小体量国家,不过,其所处的关键性地理位置却令这个“小体量”国家具有了特别的优势,比如更大程度激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互联互通的政策效应。

对此,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就曾公开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沿线各国深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合作关系,其将给有关国家带来更多投资、稳定和就业,只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协调合作,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会更便捷、成本更低廉。而格鲁吉亚会积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致力于建成连接亚欧的便捷交通枢纽。

格鲁吉亚经济部证实,由中国连云港驶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首趟国际货运列车共搭载21个集装箱,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在其抵达格鲁吉亚后,改由海路将运载的各种日用百货商品运往目的地。整个行程预计耗时约15天,比传统海上运输时间缩短约25天。

华凌集团是一家新疆民营企业,2007年来到格鲁吉亚从事森林采伐加工业。由于格鲁吉亚地处欧亚大陆要塞,运输成本相对中国国内厂家更为低廉,大大提升了集团木材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华凌集团总裁米恩华介绍,目前格与欧盟、土耳其签订有“超普惠制待遇”协议,格制造的7200种商品进入欧盟和土耳其可享受免关税免配额待遇。

“大体量”带来大市场

对格鲁吉亚而言,与中国牵手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表示,格鲁吉亚并非能源出口国家,葡萄酒和矿泉水等才是其对外出口的优势产品。中国是全球公认的大市场,如果格鲁吉亚最终能通过自贸协定与中国“牵手”,中格贸易交往将更加便利,零关税等措施将会提升格鲁吉亚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格共向4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葡萄酒3607.1万瓶,其中向中国出口葡萄酒267.2万瓶,同比大幅增长122%,中国已经跃升成为格鲁吉亚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地。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制造业不发达,格鲁吉亚所需商品基本靠进口。目前,来自欧洲的商品凭借格欧间的联系国协定以零关税的优势基本占领了格鲁吉亚市场。未来,中格间自贸协定达成后,中国商品将凭借物美价廉而大量进入格鲁吉亚,不但能满足格民众的日常需求,还能有效降低格物价水平,这对中格两国而言是双赢。

数据显示,2015年中格贸易额为7.13亿美元,占格对外贸易总额的7.2%,中国位列格第三大贸易伙伴。尤为难得的是,在俄罗斯和东欧等传统经贸伙伴经济不景气、外贸额下降的背景下,格鲁吉亚对华出口却实现了39%的大幅增长。

不过,更重要的是,中格自贸协定谈判是中国在本地区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首个正式启动的自贸谈判,示范意义巨大。

据悉,在中国和格鲁吉亚举行首轮自贸协定谈判时已经确定,中格双方原则上将致力于在2016年内完成实质性谈判,以求尽早达成中格自贸协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