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业务情况
2016年一季度,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617.4亿元人民币(折合400.9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其中3月当月新增投资664亿元人民币(折合10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重点项目亮点突出。一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2%,特别是今年3月,中国广核集团以23亿美元成功获得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下属电力公司股权及新项目开发权,将“一带一路”相关5国13个清洁能源项目收入囊中,至此,中国广核集团海外的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884.3万千瓦。
国际产能合作态势良好。一季度流向制造业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9%,特别是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企业境外并购活跃、领域广泛。一季度,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142个,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额的41.3%,这些并购项目涉及36个国家(地区)的15个行业。
对外投资地域分布仍高度集中。一季度,我国流向中国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为206.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占同期对外投资金额的51.6%;对美投资5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倍;对东盟投资2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额占今年投资额的比重超过70%。(商务部网站)
【新闻链接】国土部:鼓励企业参与优质矿业资产国际并购
国土资源部4月14日正式公布《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鼓励企业参与优质矿业资产国际并购,增强安全高效利用境外资源能力。
《纲要》要求,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开展境外地质调查与形势分析,加强法律制度、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收集研究,推进境外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鼓励企业参与优质矿业资产国际并购,增强安全高效利用境外资源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市场建设等多种方式,以东盟、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加拿大等地区为重点,推进油气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纲要》提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制定和完善有效利用外资参与资源勘查开发的相关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外商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审批通道,鼓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鼓励外资参与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生态治理恢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引入先进节能降耗工艺、技术和设备。
《纲要》明确,提升矿业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加强与各国矿业市场、标准等领域对接,推动全球矿业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矿业倡议的研究制定,推动落实生效后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中暂停新设汞矿矿业权和关闭汞矿矿山等承诺。主动参与多边、双边矿产资源合作规则制定,引导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积极介入矿产贸易和投资规则的谈判修订。(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