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带一路   /   调研文章

把握时代机遇 推动中奥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 2021.06.01
  • 调研文章
  • 来源:国际商报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奥地利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是一个风景秀美、经济发达、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首都维也纳多次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享有世界“音乐之都”美誉。奥地利1955年成为永久中立国,1995年加入欧盟,是连接东西欧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经济增速均高于欧盟平均水平,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占比超70%,先进制造、有机农业、节能环保、冬季运动等产业优势突出。奥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重视拓展国际市场,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中奥建交50年来,两国经贸务实合作健康稳定发展,在中奥友好战略伙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4月,奥总统范德贝伦和总理库尔茨联袂访华,与中方在电子商务、现代流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协议和共识。2019年4月,奥总理库尔茨再度访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年5月,栗战书委员长成功访奥,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奥地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2019年9月,中奥双方签署《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发挥奥地利在中东欧地区的历史联结和区位优势,加强两国在该地区和第三国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是奥地利第四大贸易伙伴、亚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建交5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400倍。据中方统计,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奥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仍达100.5亿美元,基本保持稳定。据奥方统计,中国首次跃居奥地利第二大进口国。在对欧盟内部贸易伙伴出口下降6.9%的情况下,今年1月,奥对华出口逆势增长16.2%,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为奥地利经济增添一抹亮色。去年,奥铁货运集团开行维也纳到西安/上海、林茨到青岛等线路中欧班列总计900多班次,为疫情期间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通道的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奥苏通生态园成立5年多来,进展良好,已吸引多家奥企业投资入驻,已初具规模。2018年11月,奥地利经济部长施拉姆伯克亲自率团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奥企业此后连续参加了历届进博会。

 

近年来,中奥双向投资合作活跃,取得稳健发展。迄今已有650多家奥企业在华投资建立1400多个合作项目或分支机构,投资存量超过26亿美元。奥特斯、奥钢联、安德里茨、兰精、多贝玛亚等跨国集团在特种钢、半导体、工业设备、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奥地利在华企业普遍维持正常生产运行,营收实现增长,部分企业正在或积极考虑增资扩产。中国企业对奥投资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奥投资存量5.05亿美元,有4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并购等形式赴奥开展投资合作,涉及机械、航空、汽车、电信、金融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并积极推进在研发和创新领域合作,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每年纳税超过1亿欧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奥地利作为拓展中东欧市场的桥头堡,深入探讨三方合作。中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两国合作抗疫组织捐赠和出口大批防疫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航空运输、中欧班列和金融服务等经贸合作渠道畅通,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中奥双边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奥地利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疫情,疫苗接种计划进展顺利,预计中奥经贸合作将逐步恢复正常。近期,奥政府制定了“经济回归”计划,包括加快数字化、生态化转型等重要举措。中奥可积极探讨战略对接,结合中国“十四五”规划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促进两国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双方正积极探讨利用2022北京冬奥会平台促进两国在冬季运动和冰雪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同意加强在包括疫苗在内的疫情应对方面的合作,适时召开中奥经贸联委会第28次会议,支持奥地利企业积极参与第四届进博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国政府和经济界共同努力下,双方能够充分把握时代机遇,挖掘潜力,致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中奥经贸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行稳致远。

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经济商务参赞 孟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