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争新时代挑战多见 疫情冲击结构性变革进程
中美竞争新时代挑战多见 疫情冲击结构性变革进程
国际合作指引世界贸易未来
记者 路 虹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可能将会持续;新冠肺炎疫情加快塑造未来世界贸易格局,”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日前在北京发布的2020版《贸易的未来》报告提出这样的观点。过去几个月,DMCC咨询了100多家企业,与8个主要贸易中心(迪拜、伦敦、休斯敦、约翰内斯堡、深圳、硅谷、新加坡和苏黎世)的商界领袖和贸易专家进行访谈,共同探讨当下及未来十年的贸易趋势。
DMCC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本·苏莱伊姆表示,“目前,全球贸易正处于前所未见的境况,DMCC这份报告旨在探讨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可能情景。尽管当下世界经济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全球通力合作对贸易的未来乃至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有史以来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冲击。疫情对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但这场疫情来袭之际恰逢全球贸易因中美贸易争端陷入紧张局势及长期结构性变化呈疲软状态之时。
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以及中美之间正在进行的战略竞争将定义21世纪20年代的贸易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诸如数字化、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以及重新考虑国家/地区安全在贸易政策中的作用等趋势的发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未来。
21世纪20年代的贸易格局将由中美贸易争端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情况决定。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带来挑战。贸易的未来将取决于各国政府间以及与私营部门间的合作,以期制定出创新政策解决方案,同时也包括科技、金融和基础设施在内的发展水平,但政策才可以令上述因素发挥更好的作用。
DMCC首席运营官费亚尔·艾哈迈迪指出,“2020年对全球贸易秩序而言是一个临界点。
总体来说,国际合作是实现贸易增长和疫情过后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究竟会走向何方尚难确定,而此次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的具体特性意味着复苏将十分缓慢。尽管贸易前景疲软,但有几个领域可以推动未来贸易增长:科技在贸易领域中的应用、跨境服务的发展、贸易政策的创新以及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这些因素可以推动贸易增长18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平台等有望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开辟全新商业和贸易机会来提升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推动贸易发展。技术将在促进跨境服务贸易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科技与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科技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缩短,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一系列更广泛的结构性影响。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阻碍了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展,激发了新一轮保护主义。然而,经过重大创新后,贸易政策在未来十年仍有空间推动贸易增长,这将出现一个由双边、区域和诸边协定组成的更复杂的全新贸易秩序。二十国集团(G20)等论坛在推动数字贸易等关键问题的政策制定方面将变得更加重要。
贸易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对贸易增长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受到极大关注,到2040年,预计将出现15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贸易融资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到2025年,预计将出现2.5万亿美元的缺口。如果要支持贸易增长,需要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调动私营部门的资本,才能填补这两个缺口。
鉴于减排、改善供应链环境和社会治理的其他方面都颇具潜力,可持续发展在贸易讨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消费者、投资者和政策压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要性并非重中之重。由于企业将重心放在核心业务和财务生存上,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抑制可持续发展的进度。
随着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可能会持续下去,有意愿合作的伙伴必须探寻贸易发展的新途径。新途径的形式多种多样:区域贸易协定、新技术全球互通标准的制定,或者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关于认可贸易融资和基础设施的新技术和融资模式达成协议。尽管处于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但贸易的未来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未来取决于全球及区域间合作程度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