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出去研究   /   风险管理

合规管理该避开哪些坑?

  • 2018.09.11
  • 风险管理
  • 来源:中国贸易报 
  • 作者:
  • 阅读:
  • 打印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做合规,且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但很多时候找不对方向,导致出现问题或收不到理想效果。这其中有很多坑是企业应该避免的。”方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尹云霞分享了4点企业在合规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的地方:

一是摆不正合规部门在企业中的位置。优秀的合规企业,在顶层设计上应保证合规部门的设置是独立的,其汇报上级和员工的KPI都要独立制定,保证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同时,合规部门的员工要非常熟悉业务,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与其他部门配合好,共同完成工作。

二是企业对自身风险常认识不足。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合规应该是着眼于全球规模的合规,对风险的防范要有更高的认识。企业要经常回顾自身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哪些问题,包括子公司的问题、内审部分发现的问题、举报的信息、从前的处罚记录等。同时,通过观察行业数据、最新法律进展、梳理潜在风险等做好预防工作,将合规经费花在刀刃上。

很多企业存在合规政策一大堆,但很少有员工认真学习,合规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形。企业应该在技术上帮助员工进行学习,如在OA系统里进行提醒、制定专业的学习App等。同时完成数据管理和统计工作,让高层管理者一打开电脑就能掌握企业全球各个项目的合规情况,实时把握企业合规的脉络。

三是合规方式死板,缺乏创造性。比如在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中,培训显得非常重要,但很多企业进行的合规培训起不到任何作用。有内部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员工在面对企业设置的网络合规课程时,常采用快进等方式,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企业要想让员工真正融入到合规文化中来,就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如组织分享探讨会、竞赛、游戏等。

四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机制。很多大型的国际企业都有全球的危机管理机制,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曾出现过一家企业海外投资子公司已经出现违法事项,但国内企业毫不知情,直到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才得知这一消息。如果此时中国企业高管出境的话,可能在边检时就直接被拘留了。危机管理机制还能帮助企业在事发第一时刻,联系到当地最好的刑事律师、检察官,或做好公关工作,如错过第一时间再让律师介入,对企业打赢官司、维护自身形象都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