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出去研究   /   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2019.08.12
  • 对外投资
  •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 作者:赵先进 张晓婷
  • 阅读:
  • 打印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经贸合作现状的分析,发现两国的经贸合作规模呈增长态势,经贸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经贸合作的商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较低的互补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和意大利经贸合作的新平台,两国的经贸合作将向更高质量、更全面的阶段发展。随后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意两国经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主要挑战,指出中国与意大利的经贸合作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指导与监督、寻求与其他国家在意大利新的投资机遇、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创新融资途径、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意大利;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

2019年3月,中国与意大利签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第一个正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G7国家,也是第14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欧洲国家。2019年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的第15年,中意两国的经贸合作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意两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稳固的经贸发展、强劲的文化交流,意大利的地缘优势、经济发展急需注入新的活力都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发展机遇。而融资问题、劳工问题、欧盟对非欧盟投资的审查越加严格、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和意大利的合作、两国的商品具有较高同质性等问题也都会成为中意经贸合作的挑战。所以,要充分把握住两国经贸发展中的机遇,同时,也要克服经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使得中意经贸合作成为欧洲认识我国文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并形成积极的带动效应与模范效应。

一、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经贸合作现状

(一)双边经贸合作整体呈增加的趋势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果惠及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意大利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国与意大利的经贸合作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对意大利的直接投资额为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意大利成为仅次于英国与德国的第三大欧盟投资目的国。意大利也逐渐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国,在意大利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600家,员工超3万人。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意大利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1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为542.4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中国对意大利出口33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进口2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二)经贸合作的商品结构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较小的互补性

2018年,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的第一大类产品主要是机电、影像设备及其零部件,总金额为131.12亿美元,占比为39.53%,这一大类中的核反应堆、锅炉等机械器具的进口额为60.9亿美元,占这一类别的46.45%;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占比为53.55%。进口的第二大类产品为纺织原料及其制品,占比为14.87%;金属及其制品类占比9.60%;革、毛皮及其制品、箱包占比为2.78%。中国从意大利进口最多的商品类别也是机电、影像设备及其零部件,占比为31.80%,其中核反应堆、锅炉等机械器具进口额为54.56亿美元,占这一类别的81.46%;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占比为18.54%;但是第二大类则为化学工业及其产品,金额为30.49亿美元。第三大类为革、毛皮及其制品,占比为8.31%。在中意进出口额前十的商品结构中,两国的商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较小程度的互补性,这种结构对提高两国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三)贸易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随着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国的经贸合作除了进出口贸易外,中国企业还通过并购、入股、绿地投资等方式与意大利开展经贸合作。比如,2014年光明食品以1.1亿欧元收购百年品牌的意大利橄榄油企业Salov。同年,中国电网以21亿欧元收购CDP Reti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的股权。2019年1月8日,青岛海尔收购意大利Fumagalli家族旗下家电企业Candy,Candy成为海尔全资子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能较快的获得彼此之间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从而获得互补的优势。2015年,中国化工橡胶以52.9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约60%的股权,经过3年的发展,倍耐力已成为世界唯一一家聚焦于乘用车轮胎业务的公司,其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超过三分之二。而意大利在中国的投资主要以合营企业的形式,逐渐从制造业向环保节能等多领域发展。

二、中国对意大利投资的多重机遇

(一)两国外交关系友好发展、经贸合作稳固发展

中意两国自1970年11月建交后,双边经贸发展较为稳定,各个领域也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两国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率增加,政治层面的互访互信有助于两国未来经贸领域的发展与合作,而在2018年,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投资国是意大利,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2019年3月签订的中意“一带一路”备忘录,更是将中意两国经贸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中国对意大利的投资与对其他国家的投资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信在中意两国政府层面互访互动增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会建立一个更加友好互利的两国贸易关系。

(二)意大利地理位置优越,高度重视外商投资

意大利自然资源虽然不算丰富,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处在地中海的中心位置,是连接欧洲大陆、西亚和非洲等大洲的枢纽,而且可以连接三大洲约8亿的消费者,其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及消费人群,使得意大利具备较好的投资前景。另一方面,意大利高度重视外来资本,积极吸引外来投资者,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较为宽松,不仅没有制定针对外来投资者的法律,而且外来投资者可以享受当地企业待遇,可以拥有100%的产权。比如在意大利的南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只要不违背当地《公司法》以及相应的监管规定,在符合相应资质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当地适度的补贴。

(三)意大利经济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意大利经济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还未恢复至以往的经济水平。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全球保护主义政策对过度依赖出口的意大利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维持稳定,意大利需要为其经济复苏引入新的动力。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很多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意大利也是看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将中国视为能给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的国家,希望中国可以给意大利带来更多的投资,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强与欧洲、亚洲、非洲港口运输的对接,给其港口的发展也带来活力。

(四)两国人文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2014年,中国和意大利建立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两国在文化层面深入交流,达成很多与文化、旅游、相互交流相关的协议。意大利加强中国文化学习与普及,现已有12所孔子学院以及大约40各孔子学堂,有超过3万人在其中学习,并在40多所大学里设置中文课。2019年,意大利政府返还中国796套走私文物,并以此为契机,不断进行政策的协调。而中国陆续的将京剧《图兰朵》、《浮士德》以及中文歌剧《马可·波罗》引入意大利,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与互融,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意大利的投资降低文化融合风险,提高当地民众的认同感,获得更多的支持。

三、中国对意大利投资的主要风险

(一)意大利经济恢复缓慢,中企很难在当地进行有效的融资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一直还处于衰退的态势,虽然2015年有经济复苏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发展速度始终较慢,经济增长率低于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公共债务占有率为GDP的132%,而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不良贷款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很多银行都加紧了信贷的审批权限,提高信贷的要求,致使很多当地企业不能获取银行的融资,而意大利金融机构对外国投资者更是严苛,所以中国企业要想获得意大利当地金融机构的融资应该会非常困难。

(二)劳工问题

意大利劳工保护过于严苛,意大利的劳工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劳动者进行了过度的保护,比如员工做出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只要未违背法律,工会就会维护公认的权益,而且除非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企业不能以任何理由辞退长期员工,此举不仅会使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加,也会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比如2014年,万宝集团收购ACC集团,在连续几年大规模亏损的情况下,打算裁员以降低成本,但是解雇流程十分的复杂,而且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和劳工部也出面进行调查,最终还是以减少工时来替代裁员。所以一旦在劳工领域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审查的压力与营业成本增加的经济负担。

(三)欧盟审查环境趋严

意大利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在很多贸易政策领域是没有独立权力的,要实施统一的欧盟贸易政策,并在欧盟统一的指标之内,制定符合本国发展的贸易制度、吸引外资的政策,并且在敏感战略行业比如钢铁、汽车制造等领域禁止外资进行资助或者需要欧盟的特殊授权。随着中国对欧洲投资的增加,欧洲国家也逐渐收紧其审批制度,中资企业在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并购不断因政治审查失败,而欧盟就适用于欧洲的外来投资审查框架达成一致,未来中国企业在意大利的投资也会受这些框架的影响而越来越难。

(四)中意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中国与意大利的产品结构具有62%的高重合率,也就是说意大利生产的产品有62%与中国重合,仅有约38%的产品是具有互补性质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与意大利的企业是处于竞争结构的,而且意大利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的企业,竞争本身就比较大,所以如果中国企业意欲对具有类似性质的产品进行投资或者出口,将面临当地企业或者民众较大的阻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对企业的指导与监督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与意大利在贸易投资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协作,推动风险可控、双方认同项目的实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激发两国更多的投资项目与合作机遇。对意欲在意大利投资的中国企业,要进行积极的引导,给予更多意大利国家的政策、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对有能力、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行业的投资进行支持;要完善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补偿机制,增强企业海外投资的信心。

(二)投资方式多元化,降低竞争压力

面对中意两国产品较高相似性的问题,中国较难获得当地企业的认同,很难获得当地市场,而在意大利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并购中小企业为主、成立合资企业的投资模式会是最佳的选择。对于具有互补性质的少数领域,可以产业联盟等投资模式获得价值链上互补的业务,避开冲突区域,获得最大规模的投资合作。

(三)创新融资模式

针对很难在意大利进行融资的问题,应当创新融资模式,以市场化融资为主体,可以利用国内外的金融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得投资所需资金,对于具有行业优势、技术先进行业的投资,可以采用政策性融资的手段获得支持,从而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多方合作,拓展多元化融资方式,规避意大利融资困难的问题。

(四)提高企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对有意投资意大利的中国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充分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与东道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相关的信息,充分了解当地的劳工政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的调研,了解所投資行业的市场情况与风险等级,做好事中风险规避、风险评估并拟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意大利投资的企业责任意识,要处理好文化差异、劳工矛盾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更要主动的履行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泠一. 杰拉奇:让意大利成为欧盟中与中国合作的领军者[N]. 第一财经日报,2019-04-08(A12).

[2]安德烈·卡托内,刘小兰.全球架构的变化——基于特朗普国际政策、欧盟和意大利形势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19(02):123-131.

[3]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意大利投资机遇及风险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 2018(05):71-74.

本文刊于《对外经贸实务2019年6期  赵先进 张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