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后疫情时代国际基础设施发展展望
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第11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于12月2-3日在澳门举办。
2日上午,举办了题为“挑战与机遇并存:后疫情时代国际基础设施发展展望”的主题论坛。尼日利亚驻华大使Baba Ahmad Jidda、巴基斯坦驻华大使Moin ul Haque、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祝宪、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蒋亚非、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陈其华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Dr. Joachim von Amsberg主持论坛并发表演讲。
Baba Ahmad Jidda大使表示,新冠疫情给非洲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很多大型基础设施的开发和投资已经停摆。为解决这一问题,非洲各国正在探索进入私人融资领域,以减少投资机会的浪费。尼日利亚政府将为承包商和投资者建立更好的合作环境,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电力、公路和铁路等关键性基础设施领域,推动尼经济恢复和发展。
Baba Ahmad Jidda大使发言
Moin ul Haque大使表示,新冠疫情影响的只是短期项目推进,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需求不会改变。新冠疫情带来的世界经济低迷要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他建议可尝试进行联合投资,以满足大型项目对资金的需要。后疫情时期,巴基斯坦会继续将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和商业枢纽。
Moin ul Haque大使发言
祝宪副行长表示,为应对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必须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以及支持贸易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新开发银行将继续与所有成员国保持密切合作,出台更多支持经济复苏的计划,通过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祝宪副行长发言
Joachim von Amsberg副行长表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各国经济从疫情当中复苏。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技术,积极发展智慧城市、智慧电网及新基建,主动向低碳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亚投行也将继续创新合作模式,吸引新的伙伴,特别是把新兴经济体聚集在一起,释放必要的资金帮助成员国进行投资,弥补国际基建投资缺口。
Joachim von Amsberg副行长发言
周勇副总经理表示,尽管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和国际交流带来严峻考验,但世界基础设施的需求不会变,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东道国一定要维持基础设施政策的稳定性;二是合作双方、多方,一定要加强互信,越是困难越要抱团取暖;三是大家要共同推动解决目前的融资困难问题,促进投资项目尽快落地。
周勇副总经理发言
蒋亚非副总裁表示,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推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新基建的代表之一,5G的建设正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给千行百业带来巨大机遇和发展空间。华为将继续发挥自身在5G方面的优势,携手国际承包商在后疫情时代共同寻求发展新方向。
蒋亚非副总裁发言
陈其华副总裁表示,创新是企业克服危机、度过困难时期的关键驱动力。为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投融资能力,同时要积极利用科技发展成果,推动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融合。卡特彼勒将继续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使承包商可以在海外建设项目中轻资产上阵,更好抵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陈其华副总裁发言
通过互动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虽然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但不会改变各国对基础设施的根本需求,巨大的需求缺口决定国际基建市场仍大有可为。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各项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